法國能源政策主軸 減核時程延到2035年

洗抽油煙機 / 法國總統馬克龍11月27日發表能源政策主軸,宣佈2022年之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2035年之前降低核電比例到50%。他也回應“黃背心”訴求,雖不改變調漲燃油稅政策,但會加強溝通。
法國總統馬克龍11月27日說,法國不會完全放棄核電。(圖取自facebook.com/EmmanuelMacron)馬克龍(Emmanuel Macron)11月27日宣佈生態及能源過渡政策主軸,描繪法國未來10年能源發展願景。前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曾承諾要在2025年以前把核能發電比例從75%降到50%。馬克龍在演說中表示,會維持降低核能發電比例到50%的目標,但時程要延到2035年。為此,法國在2035年之前將漸進式停止運轉14座900百萬瓦(MW)的反應爐。這14座要停止的反應爐包括兩座在費森翰(Fessenheim)核電廠,預計於2020年率先停止運轉,這是法國目前運轉中最老舊的核電廠。其他反應爐會依據國內能源供應狀況、鄰國能源市場及系統的發展而陸續關閉。此外,法國要在2022年之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馬克龍說,這是一項開拓性的措施,因為全世界很多地方不但不關閉、反而還在建設新的燃煤電廠。他還要改變法國生產電力的方式,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陸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產能分別提升3倍及5倍,還要發展海上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發展這些再生能源的預算預計將達70億到80億歐元。近期法國“黃背心”運動激烈反對政府於2019年元旦調漲燃油稅。馬克龍說,他從這些抗議事件中學到的是,“不洗抽油煙機推薦 /應放棄正確且必要的既定政策,隻是要改變工作方式”。他表示,未來3個月內,會邀請全國社會團體及政治人物一起辯論、提出具體建議,“我希望‘黃背心’的代表們也能提出解決方案”。政府原本無意接見想要陳情的“黃背心”發言人,但在馬克龍指示下,生態部長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隨即宣佈今天下午將與“黃背心”運動的代表會面。馬克龍還宣佈要成立由專傢組成的氣候高等委員會(Haut Conseil pour le climat),負責監督生態及能源相關政策是否落實,並替政府搜集正確的信息和數據。2035年前關14核反應堆 馬克龍:法不放棄核電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天說,法國在2035年前,將關閉目前58座運轉反應爐中的14座,核能發電比由現今75%降為50%;但他也說,法國不會完全放棄核電,“降低核能的角色不表示放棄核能”。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今天發表令人期待已久的能源政策演說,他指出,法國在2030年前將關閉4到6座反應爐;其中法國東部費森翰(Fessenheim)電廠兩座最老舊的反應爐,除役日期已定在2020年夏季。路透社報導,到2022年馬克龍總統任期結束前,除瞭費森翰核電廠的反應爐外,政府不會再關閉任何其他反應爐。根據馬克龍的說法,法國限制核能發電量的進程將較先前的承諾為慢。他的前任社會黨籍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為核能發電比訂定的降低期限為2025年。馬克龍並宣佈,法國將在2022年前關閉剩餘的4座燃煤發電廠,以配合反空污行動。他同時指出,法國力求在2030年前,將風力發電擴增2倍,將太陽能發電擴增5倍。(編輯:Nicola)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778.html

霧霾重返下的環保“強監管”與環境經濟制度新趨勢

抽油煙機清洗 / 當前,冬季霧霾有所重返,這究竟是環境與經濟內在發展必然規律使然,還是氣象等偶然因素所致?其中值得探討的兩個主要問題是,“環保有沒有影響經濟發展?”,以及“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是否需要放松環保管制?”。在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以及反對環保“一刀切”的背景下,上述兩個問題的關鍵在於,體現為環保高壓的強監管模式是否有必要“聞雞起舞”。事實上,近期以來,在環保持續強監管的同時,環保政策已經在環境經濟制度的建設上已經“早有蜻蜓立上頭”,形成瞭新的發展趨勢,環境與經濟之間的矛盾也隻有在環境經濟制度的全面實行下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1、環保強監管的本質是“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常態化”;環保監管體現為系列“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大量運用和高度普及,環保監管的核心是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常態化”和“落地化”,不僅是理論上的、歐美發達國傢曾經運用的各種環境規制手段全面開花,比如標準、許可、處罰等;而且還有中國特色的環保監管創新,包括黨政同責、環保督察、環保約談、領導幹部環境責任審計等。那麼,為何“常態化”的環保監管措施會被市場視為“強監管”呢?一方面,與之前相對較為寬松的監管環境而言,環保措施從制定到落地大大加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強,對環境排污的約束性大大提高,從而令市場倍感壓力;另一方面,環保監管措施的常態化實際上對經濟增長水平提出瞭較高的要求,那就是經濟能否承受環保監管措施常態化所帶來的各種成本。而要在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下,實現較高的環境保護要求,必然在環保需求與環保供給能力上出現巨大的供需缺口。這一點是當前市場對環保監管有切膚之痛的重要本質所在,在環保政策與經濟發展上出現的矛盾與爭議都與這一本質息息相關。從當前冬季霧霾重返的發展態勢來看,環保強監管在未來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繼續強化。2、環保強監管下的環境經濟政策工具在環境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常態化”的發展趨勢下,有必要同時全面推進環境經濟制度和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體現在利用市場經濟的手段來引導市場主體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在最大程度上克服環境與經濟之間的不平衡性。第一,市場經濟手段與環境保護政策的結合有利於創造激勵相容的制度,在符合環境標準和承載力容量的條件下,激勵市場主體在需求和供給兩端開展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第二,通過環境經濟制度和政策工具識別不同的生產與消費行為,提高節能環保的效率,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產品創新等;第三,通過環境經濟制度和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的“韌性”,在滿足環保需要的同時,激發市場主體在綠色發展上的活力和積極性。排油煙機清洗 /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實際上,環保強監管的同時,目前已經在環境經濟制度和政策工具上出現瞭新的發展趨勢。第一,環保監管手段本身的“市場化”,主要體現在通過市場來還原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比如通過環境稅、排污權交易、環境損害賠償、環境風險管理、環境公益訴訟、貸款人環境責任等不同的經濟金融措施來提高排污主體的環境成本,進而傳導形成經濟上的約束。系統性的環境經濟制度體系正在形成。第二,環保收益的“市場化”;各類環保監管之下,已經或將要形成各種生態環境收益,體現為環境治理效率的提高、環境質量的改善,公眾環境滿意度的提高等,社會和市場對這些生態環境收益實則有著較高的需求,但長期以來,外部環境收益如何內部化的問題一直是巨大的挑戰,這個挑戰也極大地制約瞭地方政府的環保積極性,進而限制瞭環保等產業的發展空間。在這個方面,主要的政策進展有環境權益市場的建立、環保產業政策的推進以及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等。第三,環保需求與供給通道的“市場化”;環保強監管創造需求,環保供給能力逐步提高,打通供需通道極為重要,也是環保政策的發展新方向。以綠色金融市場為例,根據復旦-中研綠色金融景氣指數調查結果,7成的受訪者都認為綠色金融政策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大方向,但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同時認為當前綠色金融發展制度和政策還無法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因此,一方面要將公排油煙機清潔 /眾對生態環境的需求轉化為有效的供給,另一方面則要形成有效的生態環境收益的定價體系。隨著經濟金融手段的引入,生態環境權益的價值將逐步顯現,這顯然有利於將環保收益內化到市場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表中。3、環保強監管背景下環保產業的發展機會;環保強監管的推進理應派生出環保強需求,這在引入系統性環境經濟制度和政策工具之後,這個趨勢將變得更為明顯,環保產業應該抓住其中的機遇,其中急需解決幾方面的問題。第一,環保產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作為環保產業,凈化瞭生態環境同時,也需要加強自身的“節能減排”工作,尤其是通過科技創新來提高效率,進而在納入到政府新興戰略性產業目錄中的同時,積極打造“綠色”環保產業的標準體系,通過行業協會以及產業、企業的努力,進入到國傢有關部門制定的“綠色發展產業目錄”中;第二,要積極參與各地綠色發展標準的構建過程,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下,綠色標準將成為下一步金融資本市場關註的焦點,符合綠色標準的企業和產業將在綠色金融中獲得較大的份額;第三,環保產業還要強化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創新,尤其是在綠色透明度上、環境風險的防范上、資金資本的運作上積極響應國傢的有關政策要求,通過各種方式的金融創新手段來加強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降低資金資本的使用成本。(李志青 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編抽油煙機清潔 /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656.html

搶救大堡礁 歷來最大規模珊瑚再生計劃展開

台中自助搬家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澳洲大堡礁珊瑚白化日益加劇,各界都努力希望搶救這片美麗的生態環境。科學傢首次展開大型的珊瑚再生計劃,嘗試在本年度的繁洗地機出租殖季節收集當中數百萬生物的精子和卵子,規模是歷來最大。哈裡森希望此計劃可逆轉大堡礁白化。研究員周三(28日)披露有關計劃,他們打算利用收集得來的精子和卵子,培育新的珊瑚幼蟲,再移植到大堡礁中。這個珊瑚幼蟲復原計劃,隨本周初開洗地機始的繁殖季節而展開,為期隻有48至72小時。除瞭培育珊瑚蟲,他們亦會讓微細海藻一起生長,希望珊瑚蟲攝取後可加速成長。哈裡森與其團隊展開大型的珊瑚再生計劃。有份領導計劃的南十字大學專傢哈裡森(Peter Harrison)表示洗地毯機,他們的團隊會先復原數百平方米的珊瑚礁,但最終目標是擴大至平方公裡計,希望避過白化厄運的珊瑚後代更能抵受因氣候變化引致的海水溫度上升。哈裡森希望此計劃可逆轉大堡礁白化,但提醒不能單靠此法挽救,一定要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編煙霧機輯:Nicola)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787.html

大霧、沙塵、重污染混合再次侵襲 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自11月26日剛經受一輪霧塵霾的混合影響後,11月30日至12月3日,我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再次出現持續性大霧天氣,在高濕度背景下,疊加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同時受前期沙塵滯留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湖南、湖北部分地區經歷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此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是今年以來最重的一次污染過程。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中西部、安徽和江蘇北部、湖南和湖北部分地區共62個城市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1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安陽市日均濃度1天達到嚴重污染。太原、臨汾、菏澤等8個城市小時新北垃圾清運濃度達到嚴重污染水平。PM2.5小時濃度最高達337微克/立方米(臨汾,1日0時)。北京市自12月1日13時起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水平,持續33個小時。12月2日的PM2.5日均濃度為183微克/立方米,PM2.5小時峰值濃度為199微克/立方米。受西北冷空氣和沙塵影響,12月3日凌晨2時起,北京市PM10快速攀升,沙塵和浮塵影響時間持續約10小時,目前已經恢復至輕度污染水平。隨著西北冷高壓系統快速東移,我國華北、東北地區還將經歷一次沙塵短時過境影響。目前,沙塵前鋒已抵達遼寧南部、山東西部等地,預計12月4日將逐漸移出大陸地區,其所帶來的區域空氣質量惡化狀況將得到顯著緩解;部分城市受沙塵殘留影響,PM10濃度短時內仍處於高位。針對長時間大霧天氣,台北垃圾清運中央氣象臺自11月24日起,連續每日發佈大霧預警,截至12月3日,共發佈大霧黃色預警8次,橙色預警9次。生態環境部於11月29日發佈預警提示信息,要求各地啟動區域應急聯動。各地及時啟動、維持、調整響應級別預警,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污染物排放強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有43個城市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其中1個城市發佈紅色預警,40個城市發佈橙色預警,2個城市發佈黃色預警;長三角地區共有28個城市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其中5個城市發佈紅色預警,23個城市發佈橙色預警;汾渭平原11個城市全部發佈橙色預警。經初步估算,各地及時采取應急減排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約20%左右,有效降低瞭污染峰值濃度。11月30日至12月3日期間,生態環境部290個駐現場工作組共90台中搬家7人,對照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清單,共檢查企業(點位)4771個(工業企業4499個,建築工地272個)。檢查共發現有36傢企業和25個建築工地未嚴格落實應急預案要求,占比1.3%,均已第一時間要求當地政府整改落實到位。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相關省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中心的最新預測預報結果,12月4至7日,受持續冷空氣過程影響,區域擴散條件有利,重點地區空氣質量均以優良為主,其中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區可能出現短時得輕度污染。此前根據國傢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會商結果表明,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大氣擴散條件比去年同期總體變差。生態環境部將密切關註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及時指導各地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編輯;台中搬家公司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746.html

11月北京霧霾比去年反彈54%!不“一刀切”可能真不行?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文章導讀
整個11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瞭四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不‘一刀切’是對的,但有時候經濟發展與大氣污染治理確實是一對矛盾體,隻有加大治理力度才能解決問題。11月30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佈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12月1-2日北京市將發生一次中重度污染過程。因此,北京市將於12月1日0時啟動實施黃色預警措施。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市第3次啟動黃色預警瞭。整個11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瞭四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北京的月均PM2.5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未剔除沙塵影響),去年11月則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彈瞭54%。PM10方面,今年11月的月均濃度為104微克/立方米,去年11月則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也反彈瞭42%。不光是北京,在天津,今年11月PM2.5的月均濃度為83微克/立方米,去年11月則為53微克/立方米,反彈瞭56%。在石傢莊,今年11月PM2.5月均濃度為108微克/立方米,去年11月則是78微克/立方米,同比也反彈瞭38%。12月1日,在2018中國環境上市公司峰會上,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河環保”)董事總裁陳榮強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相比去年,今年秋冬季取消瞭環保“一刀切”的措施,中小工業企業都正常生產瞭。禁止“一刀切”是對的,這樣做更加科學,也非常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環境治理確實不能搞“一刀切”。“但由於中小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問題比較嚴重,一旦遭遇不利的氣象條件,就極易導致霧霾的發生。”陳榮強說,“如何在禁止‘一刀切’的前提下,在生態環境部和環境監測總站的部署下,實現更為精準的管理和治理,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反彈率最高接近60%先河環保的主營業務是網格化精準監控和決策支持系統,他們在京津冀區域的16個城市中有110個服務單位,安裝瞭上千個點位的空氣監測設備,因此對該區域的大氣環境狀況比較瞭解。“11月份霧霾的范圍之大、時間之長,濃度之高,可能超過瞭大多數民眾的想象,包括一部分專傢的預期。”陳榮強表示,“以北京為例,直到10月底時,PM2.5的表現還都非常好。但進入11月以後,PM2.5卻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有瞭一個較高的反彈。整個京津冀‘2+26’個城市都存在類似的情況,低的城市反彈率有30%,高的城市則接近60%。當然,也有同比降低的城市。”什麼原因?污染物排放量大、不利氣象條件這兩個老生常談的因素仍是霧霾的罪魁禍首。以11月12日-15日的這次重污染過程為例,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就是推高此次污染過程的重要原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市是我國重化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以占全國7.2%的國土面積,消耗瞭全國33%的煤炭,鋼鐵、焦炭、電解鋁、平板玻璃產量均占全國1/3以上。此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公路貨運量占貨運總量的86.1%,柴油車污染已經成為交通領域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此次,這次重污染過程中,華北區域的氣象條件呈現出“高濕度”的特征,特別是夜間,隨著溫度逐漸降低,大氣近地面相對濕度迅速升高到90%左右,甚至出現濕度飽和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霧”。這種大霧天氣,非常有利於大氣中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轉化,PM2.5組分中硝酸鹽等二次反應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然後又在持續性偏南風的作用下向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城市匯聚。“此外,本次污染過程大氣垂直層結相對穩定,夜間至清晨有區域性逆溫過程出現,上述多種不利氣象條件綜合作用,是本次污染過程的重要成因。”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表示。不“一刀切”導致無組織排放嚴重污染物排放量大,與產業、交通、能源、用地結構有關,短期內可能很難明顯改善。不利的氣象條件,也基本不會為人力所左右。那麼如何才能減輕霧霾?在陳榮強看來,隻能從治理力度上下功夫。“去年秋冬季,京津冀區域執行的是‘一刀切’的環保措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散亂污關停、工地封土令、汽車單雙號限行,多種措施齊抓共管,再加上氣象條件較好,才有瞭比較好的結果。”陳榮強說,而今年秋冬季,按照要求不能再環保“一刀切”瞭,很多中小企業都在正常生產。“11月7日,河北新樂化肥廠爆炸。11月28日,張傢口發生爆燃事故。11月30日,河南范縣一傢化工廠又發生瞭爆燃事故……這說明京津冀區域的企業都在正常生產,沒有‘一刀切’。”他表示,“而一般來講,企業首先關註的都是安全問題,其次才是環保問題。連續發生爆炸事故,說明企業連安全問題都沒解決好,環保問題就更不用說瞭。”張傢口“11.28”爆燃事故調查結果顯示,該事故是由於氯乙烯氣櫃發生泄漏,擴散到廠區外公路上遇明火發生爆燃所導致。陳榮強表示,中小工業企業的廢氣無組織排放問題是普遍存在的,根據他們多年來的空氣監測經驗,小企業無組織排放的污染量可能是煙囪中有監測的污染物排放量的10-20倍,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所謂“無組織排放”,是指非密閉式工藝過程中的無組織、間歇式的排放,導致污染物逸散到大氣中。由於監測難度等原因,我國空氣環境監測中隻包括煙囪等有組織排放的數據,缺少對無組織排放的監測數據。不“一刀切”瞭,這些中小工業企業就正常生產瞭。正常生產瞭,無組織排放就多瞭。無組織排放多瞭,霧霾就容易發生瞭。能否通過加蓋等措施解決無組織排放的問題?陳榮強表示,這樣需要一定的成本,中小企業很難負擔。事實上,現在大多數小企業都沒加蓋,廢氣排放的時候“遮天蔽日”。“我們在10月底就感覺到,不‘一刀切’可能會出問題,於是給好幾個服務城市發出瞭意見,建議他們趕緊采取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但地方政府有他們的考慮,最終沒有采納,結果真的出現瞭11月大面積霧霾的情況。”陳榮強說。同樣是這些企業,10月份也沒有“一刀切”,為啥霧霾沒有這麼厲害?陳榮強表示,主要是11月的氣象條件比10月份差很多。國傢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進行過聯合會商,結果顯示,今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風強度弱,不利於冷空氣擴散南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11月份的霧霾反彈,給大傢提瞭個醒,讓我們對當前的形勢有瞭更加清醒的認識。京津冀區域的排放總量還是太大瞭,如果不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很難完成今年秋冬季考核的目標。”陳榮強說,“不‘一刀切’是對的,但有時候經濟發展與大氣污染治理確實是一對矛盾體,隻有加大治理力度才能解決問題。”(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757.html

北京林業大學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11月30日,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揭牌成立。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永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視員宋毅共同為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揭牌。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永利說,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是北京林業大學立足新時代,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對接國傢重大戰略需求的重要舉措,對國傢林草行業人才建設、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影響。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將全力支持草學學科建設和一流人才培養,支持和鼓勵北京林業大學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為我國林草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希望學院主動對接新時代林業草原發展新戰略新佈局新要求,大力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人才隊伍,著力破解林業草原發展重大科技問題。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洪元表示,北林大校黨委研究決定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重點建設草學學科,著力培養林草業優秀人才,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機構改革精神,提升草學學科在全校學科佈局中的地位,進一步優化學科佈局結構,支持配合國傢有關部門解決林草業在科技成果和人才支撐方面存在的短板問題,更好地承擔起“雙一流”高校對國傢和社會的任務和責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南志標,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沈國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尹偉倫等出席會議。94歲的任繼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對北林大草業與草原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草業與草原既是國計又是民生,而且是國傢的重要戰略,蘭州大學將不遺餘力地支持草業科學與技術以及相關領域的發展。希望在今後的發展中,與北林等單位在生態、草業科技以及農林業、草原科學技術等方面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並在相關學科、相關專業以及人才培養、社會輿論、國際交流等方面攜手並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深情回顧瞭自己曾經在蘇聯留學時的經歷。他說,自己的專業雖然是林業培育,但時刻關註草業與草原學科的發展,學校最初引進草原人才和開設草原課程,就是放在森林培育學科。他認為,林草結合有利於自然生態的修復和發展,北林作為林業領域最高學府,把草學學科獨立設置成一個學院是順應發展的重要舉措,將為打造國內一流的草學學科以及國傢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回顧瞭北京林業大學的建設歷史。他說,“綠色”是北林發展的本色,學校始終以環境保護和建設發展為己任,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學校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師資隊伍將更加合理、完整,也將為國傢培養更多的順應陸地生態系統全方位、各類型的高層次人才,產出更多科技成果。這對高校來說,是光榮的使命,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南志標說,草業與草原學院的成立,體現瞭國傢對草業科技戰線的重要支持以及社會發展對草業的重要需求。感謝以任繼周院士為代表的草業科學傢和以沈國舫院士為代表的林業科學傢等的不懈努力,草業科學才能走到今天,草業與草原學院的成立,也是大傢共同努力的結果。他還對學院如何發展成為草業科學的生力軍、主力軍,提出瞭建議。會上,草業與草原學院院長趙秀海與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雷曉雲代表所在學院簽署瞭合作框架協議。草業與草原學院教師代表盧欣石教授說,20年前,北京林業大學做瞭一個重要決定,引進人才,在學校創立草學學科,在涉林高校率先開辦草業專業,從今天看,這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決策。近20年來,北京林業大學全方位地精心培植和發展草學學科,組建相關師資隊伍,成立草地資源與生態研究中心,取得瞭一定成果。如今,草學學科從一門學科成長為一個學院,相信“一棵小草最終會變成一片草原”。相關鏈接一個月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成立
11月1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草業與草原學院成立大會以及黃土高原草原恢復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授牌儀式。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教授等出席揭牌儀式。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和校黨委書記李興旺為草業與草原學院揭牌彭有冬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黃土高原草原恢復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授牌副校長陳玉林宣讀學校《關於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的決定》。彭有冬和李興旺共同為“草業與草原學院”揭牌。彭有冬為“黃土高原草原恢復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授牌,這是國傢林草局成立以來國傢批準成立的第一個草學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吳普特在講話中指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學校的定位和歷史使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定位是為幹旱半幹旱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學校有責任和使命為幹旱半幹旱地區草場資源的保護恢復和開發利用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術指導。二是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服務國傢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山水林田湖草統籌規劃,充分說明草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和地位。三是有學科基礎提供支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草學學科經歷瞭70多年的發展歷程,具有完備的草業科學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和科學研究團隊。為什麼在今年成立草業與草原學院,吳普特表示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期,切實完成學科調整是學校今年的中心任務之一。對學院未來發展,他提出四點建議和希望:一要明確定位,結合學校重點工作,制定“接地氣、可操作、能落實”的發展方案。二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要不斷提高學科水平,提升學院競爭力。四要增強學院班子管理能力,牢記校黨委囑托,把學院建設好、發展好。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教授代表兄弟院校對新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草業與草原學院的成立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在中國草業發展歷史上將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對學院的發展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形成良好的傳統和作風,團結協作,奮力拼博。二是要充分發揮特色,引領草業發展。三是要加強本科教育,重視培養質量。呼天明院長在發言中表示,學院將持續推進學科發展,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添磚加瓦;持續推進科學研究上水平,為國傢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持續推進人才培養上臺階,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創業人才貢獻力量。美國農業部植物種質資源引進與檢測研究中心、加拿大農業食品部科技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五十多傢單位發來賀電賀信。參加大會的還有國傢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陜西省農業廳、陜西省林業廳、蘭州大學、國傢牧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兄弟院(所)、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專傢,各學院(系)所、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草業與草原學院全體教職工和部分學生代表。揭牌儀式結束後,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蘭州大學賀金生教授做瞭題為《對草地生態學研究的思考》主題報告。國傢牧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楊富裕教授做瞭題為《國傢牧草聯盟新時代草產業科技創新實踐》主題報告,同時舉辦瞭國傢林業和草原局草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南志標教授做瞭全國草學學科發展主旨報告。(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3/64759.html

綠色金融日報 12.03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國內(一)資訊1.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通知》,支持設立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2.生態環境部對28傢污染物排放長期超標單位掛牌督辦。3.工信部擬在工業產品制造領域打造和培育一批生態設計示范企業,推動建設千傢綠色工廠。(二)地方1.山東省印發《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版)》,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四川省2018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重大項目集中啟動,總投資額近6900億,項目涉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領域。3.海南省水務廳獲悉,海南城鎮內河湖污染水體60個水體(64個斷面)目前已全部開工治理,黑臭水體消除率達到96.5%。4.密雲經濟開發區與北京上市公司協會簽訂瞭“共建綠色金融集聚區,打造商業模式創新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國際1.世界銀行集團稱,將籌集200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2.肯尼亞啟動氣候投資方案,預計將吸引數十億美元。觀點1.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綠色“一帶一路”至少創造三方面綠色商機:一是政策機遇和紅利。綠色“一帶一路”將構建全球可持續發展夥伴關系,推動與沿線國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計劃的協調,也促進生態環保政策、法規、標準之間的對接,加強人員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將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二是促進綠色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走出去。通過推行和建設“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價值鏈合作平臺,從生產、流通和消費全產業鏈角度推動綠色發展,以貿易手段提高沿線國傢可持續生產和消費。三是通過推動綠色投融資,促進更多資金投向綠色節能和環保產業,未來可持續、綠色的投資項目將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4/65081.html

海外單晶組件出口倍增 2019全球單多晶比例或將拉平?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太陽能市場的單多晶市占比近年大致維持著多晶大過單晶的局面。隨著單晶供應鏈在2017年趨於成熟,單晶市占率在中國開始拉高並向外擴散。統計中國所出口的組件產品,單晶組件出口占比在2017年全年為12.4%,2018年前三季已拉高到24.5%,出口量與比例均翻倍。統計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的2017、2018年度海關資料中的250 390W組件,單晶產品出口占比在3Q17、4Q17連續提高,出口量QoQ連兩季突破100%。2018年的單晶組件出口占比呈現逐季走高趨勢,過去海外出口由多晶占壓倒性優勢的狀態已開始改變。數據來源:EnergTrend海關數據與市場評論日本是中國單晶組件出口量最多的國傢,單晶組件出口占比在4Q17明顯攀升,到3Q18時已來到35.9%。日本2017前三季的單晶組件出口占比僅13.7%,全年為18%,而2018前三季已成長到31.2%。數據來源:EnergTrend海關數據與市場評論進一步比對2017、2018年出口日本的單晶組件出口類別,2017年中國對日本出貨量最多的是290W以下的一般單晶組件,其次為295W以上的組件。到瞭2018年,300W以上的單晶組件占所有單晶組件出口量64.5%,295W以下的一般單晶出口比例僅占16%。日本市場並無絕對市占優勢的廠傢,以今年出口量最多的300W單晶組件來說,隆基以112.4MW奪下市占第一,晶澳則以接近100MW緊追在後。另根據日本太陽光發電協會(JPEA)的統計,日本單晶電池出貨量自2Q17起隻有1Q18低於多晶電池,而2Q18單晶組件出貨量則是首度與多晶組件幾乎持平,亦可左證日本單多晶市占率的變化。72-cell單晶組件亦受大型電站歡迎在2018年前三季所有的單晶組件出口產品當中,總出口量最多的依序是300W、345W、340W三類,出口量分別為1,241MW、1,072MW、955MW。這三類產品的前五大出口商如下表:晶科能源在中東、澳大利亞均取得瞭大型電站的組件訂單,供應340-345W的單晶組件,使晶科成為300/340/345W單晶組件2018年的出口冠軍,其次為隆基。也由於中東與澳大利亞均有大型電站采用單晶組件,這兩個市場2018年的單晶市占率高於全球平均。中國今年6月出口到中東的組件中,單晶占比高達66.6%。另一個值得關註的市場是歐洲。歐洲市場正進入復蘇階段,9月3日MIP結束後,當月由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組件月增34%,主要是由單晶組件出口增加所貢獻。另外,由於歐、美兩大市場過去受貿易壁壘影響,許多組件是由海外產能提供,中國組件出口無法完全反應該市場單多晶市占。而中國矽片產能占全球97%以上,因此分析中國矽片的出口銷售狀況可更精確地判斷單多晶市占比例的消長變化。根據EnergyTrend的數據,2018年起中國矽片出口量呈現微幅下滑,但是單晶矽片的產量占比自2Q18起卻是逆勢上揚,相當接近50%且預期會節節上升,單、多晶市占率即將拉平,單晶在2020年底前就很可能逆轉市占。數據來源:EnergTrend海關數據與市場評論2019全球單晶市占率將逼近五成根據EnergyTrend的供應鏈數據庫統計,單晶矽片歷經1Q18淡季和中國「531新政」的沖擊,整體產量與出口量仍呈現成長趨勢,單季最高產量來到13.17GW,市占率於3Q18 來到46.1% 新高。在單晶供應鏈的供貨能力穩定提升、產品性價比漸入佳境的趨勢下,單晶產品的市占比預計還會持續成長。單晶供應鏈4Q18整體稼動率遠高於多晶,因此EnergyTrend預期4Q18的單晶矽片產量與出貨量會雙雙超越多晶。2019年,單晶電池整體產能將超過80GW,其中單晶PERC電池的產能可望超過70GW。因單晶PERC高度優勢的性價比,預期2019年的全年稼動率都將維持在相對高檔。相較之下,多晶供應鏈受到更大壓力,產能利用率預計會低於單晶。在全球市場需求呈現持穩中有小幅度上升的趨勢下,雖單、多晶明年預期產量都會上升,但單晶的成長幅度將明顯高於多晶,使產量占比逼近到50%的水平。(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4/65085.html

垃圾收費 | 香港來瞭,北上廣深還會遠嗎?

家事服務台北
家事服務推薦
冷氣機清洗
洗冷氣機
清洗冷氣機
香港采用瞭與臺北類似的“隨袋征收”模式向垃圾“宣戰”,成為人口高密度城市破局垃圾圍城步伐加速的重要信號。眼觀內陸,北上廣深等類似的高人口密度發達城市在垃圾問題上表現如何,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據悉,香港環境局於十一月十四日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建議按「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和現時廢物收集的方式,實行兩種收費模式,分為「按袋」收費及「按重」收費,落實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香港采用瞭與臺北類似的“隨袋征收”模式向垃圾“宣戰”,成為人口高密度城市破局垃圾圍城步伐加速的重要信號。眼觀內陸,北上廣深等類似的高人口密度發達城市在垃圾問題上表現如何,未來又將何去何從?E20研究院在對我國主要從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進行分析後認為,整體來看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其財政承受能力越強,對垃圾處理費“污染者付費”的需求程度越低,征收緊迫性越弱。然而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集中度高,人口增速明顯,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一味依靠政府付費,對於有明確污染者來源的垃圾處理服務來說,不但有悖於“污染者付費”的基本原則,也對於加快推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化進程有害無益。本次香港垃圾收費立法工作的推進,對我國大陸類似高人口密度城市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垃圾收費工作起到瞭一定的示范作用(參考鏈接:)。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對此進行瞭進一步分析判斷。此文信息量較大,請晚高峰時段地鐵上的各位乘客看文時扶穩坐好,小心過站。
香港擬推行計量收費,ECO三步推進政策落地據中國固廢網報道,香港環境局已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建議市民以指定垃圾袋扔垃圾並繳納相關費用。在收費實施的前3年,以每升0.11港元收費。草案建議,收費將采取“按垃圾袋/指定標簽”以及“按重量”兩種標準。前者適用於大部分住宅樓宇、村屋、商鋪及機構場所。下列三種情況均需采用按袋收集的方式:廢物由食物環境衍生署或其承辦商的垃圾車收集;廢物由私營廢物收集商的壓縮型垃圾車收集;自行/由收集廢物的員工將廢物送往食環署的垃圾收集站棄置時。指定垃圾袋有9種大小,容量在3升至100升之間。新條例下,按照每升0.11港元的收費標準,若一個三口之傢每天使用一個最常用的10―15升指定垃圾袋,每月需繳費33―51港元。大件垃圾如采用上述三種方式棄置,且無法放進指定垃圾袋時,需要貼上指定標簽,每件統一收費11港元。為瞭方便市民購買,指定垃圾袋及大型廢物標簽可以在約4000個銷售點購買,包括超市、便利店、個護產品商店、加油站、郵局、自動販賣機等。按重量收費的方式則用於由私營廢物收集商使用非壓縮型垃圾車所收集的廢物,需按重量以“入閘費”形式付費,主要適用於工商業處所棄置的龐大或形狀不規則的廢物。特區政府於11月14日向立法會遞交條例草案進行首讀及二讀辯論。政府建議草案通過後,有1年至1年半準備期,立法後則有6個月的適應期,條例最快預計將在2020年底全面正式實施(參考鏈接:)。但值得註意的是,在適應期內,前線執法人員主要對違法案例發出警告,但若存在性質及程度嚴重的違法行為(如違法者警告後仍屢次違法),仍會采取執法行動。適應期後,執法行動將較為嚴格:包括定額罰款通知書:每張1500港幣;如以傳票檢控,首次定罪――最高罰款25000港幣,並監禁6個月;再次定罪――最高罰款50000港幣,並監禁6個月。對此,香港市民大多表示支持。香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環境局在過去一段時間已就這項政策及相關的落實安排向市民和業界人士進行瞭意見征集,包括由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2013年進行的廣泛的社會參與過程,在收費前進行瞭充分的民意征集,凝聚瞭市民的共識。至於落實方面,黃錦星表示,如同其他城市,當要移風易俗、改變大傢以至各行各業的行為習慣時是有挑戰的。為此,香港政府已梳理相關政策,提出瞭配套措施以配合收費機制的運行。第一方面是”E for Education”,教育先行;”C for Community support”,即社區支援;然後是”O for Outreaching assistance”,外展協助;簡稱”ECO”,即環保減廢進程。教育先行香港從全港、地區以及外展全面開展瞭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減廢回收和收費安排的認識,並加強社區支援和外展協作。環境保護署會增設外展隊,到社區協助減廢回收,並向社區回收中心提供恒常化資金,還會推出一系列先導計劃,幫助社區加強幹凈回收,如免費回收傢居塑膠、免費收集工商業廚餘。另外,特區政府還推出瞭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專題網站,載列收費詳情。社區支援第二方面是社區支援。政府會加大資源,投放於支援社區,推廣源頭廢。最近的《施政報告》已宣佈,香港政府會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增發約三至四億元,加強相關減廢和回收的支援,亦會在將來落實收費時,把鉿外數鉿增大至八至十億元。呃個數目與預計屆時收到垃圾收費的總數相近,達到「專款專用」的效果。外展協助第三方面是外展協助。在環保署之下設置外展隊,落到社區支援相關人士,包括前線清潔(員工)、物業管理公司、屋苑居民團體及地區團體等,提供面對面、更加直接的協助,讓他們可以在早期理解如減廢回收,落實時可以配合收費安排等。
按袋付費的經典先行者――看看臺灣做瞭哪些?臺北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人口密度居臺灣第二位。臺北地少人多,大量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曾一度困擾臺北市政府。為瞭從源頭上降低垃圾產生量,減輕環境負荷,臺北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耗時近30年分階段采取不同措施(如表 1),綜合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實現瞭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目標。表 1 臺灣地區生活垃圾處理階段及其特征北市先後頒佈瞭一系列創新政策,在收費標準、收取方式等各方面不斷改革,最終成功實現瞭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垃圾不落地”政策為將垃圾分類過程具體化,增強政策的可實施性,提高居民的參與率,1996年臺北市政府開始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每晚7點至10點,後裝式垃圾收運車停在居民區的路邊收集點,居民必須將垃圾裝袋後拿到收集點投入垃圾車。如果居民隨便亂投垃圾的行為被發現或被舉報,則將被罰款。除此之外,政府還以柔性宣傳方式鼓勵民眾進行自願性垃圾分類,使得垃圾清運量逐漸降低。“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1997年1月1日起,臺灣“環保署”結合社區民眾、地方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全面實施“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全面實施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的工作,並以回饋的方式鼓勵全民參與,建立開放的回收清除處理市場。社區民眾:一方面自發成立回收組織,專事垃圾資源回收,獲取一定收入;另一方面,更多社區居民都在積極推廣傢庭垃圾分類回收理念。回收商:政府鼓勵民間企業發展,並向社區民眾及清潔隊收購資源物質。地方清潔隊:代表政府將資源垃圾與一般垃圾分開收集清運,變賣所得依一定比例回饋參與單位及人員。回收基金:督導責任業者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成立基金;運用獎助及補貼機制,推進資源回收處理體系建設;建立有效回收制度,暢通回收處理管道。1997年3月28日,臺灣對《廢棄物清理法》進行瞭修訂,明確制造業者和進口商必須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成立資源回收基金。同年7月,“環保署”先後成立一般廢物及容器、廢機動車輛、廢輪胎、廢潤滑油、廢鉛蓄電池、農藥廢容器、廢電子電器物品及廢資訊物品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等8個基金管理委員會,輔導並執行各項公告應回收物品及容器的回收清除處理。1998年7月,臺灣當局將“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納入整個政府預算,接受“立法會”直接監督,並由“環保署”成立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簡稱基管會)。基管會主任委員為“環保署長”,委員則由政府機關代表、工商團體代表、學者專傢、社會公正人士及民間團體組成。執行秘書及副執行秘書均由“環保署”現職人員擔任。資源回收自從業者繳交基金,其中80%為“信托基金”,20%為“非營業基金”。根據規定,制造業者應按當期營業量,輸入業應向海關申報進口量,於每期營業稅申報繳納後15日內,依主管機關核定之費率,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作為資源回收管理基金。而基金的受益方則是學校、社區、賣場、地方政府清潔隊、民間宗教社會福利組織等,他們回收後,或送或賣,進入資源回收清除業者及再生產業業者渠道,這些處理業者經過稽核認證後,就可以向“基管會”回收基金中的“信托基金”依種類數量得到補貼。“垃圾費隨袋征收”政策除瞭“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臺北市於2000年采取強制方式實行瞭“垃圾費隨袋征收”政策,變被動的“垃圾處理”為主動的“垃圾管理”,綜合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實行全民動員,要求民眾於垃圾投放前,按照一般垃圾、資源類可回收垃圾、危害垃圾、餐廚垃圾的分類標準對垃圾進行分類,對於分好類的資源回收類垃圾予以免費清運;其他一般垃圾必須使用專用付費垃圾袋裝袋後投放到垃圾壓縮車中統一收運,並由專人抽樣檢查。如果不使用專用垃圾袋,清潔隊可拒收。如果檢查發現沒有按照規定分類,會被罰款1200到6000元新臺幣。偷扔垃圾重罰,舉報者可以獲得兩成罰款作為獎金。這些政策的實施,形成瞭“多扔垃圾多付費”的垃圾收費機制。專用垃圾袋分多種規格,1公升的為0.42元新臺幣,3公升的是1.26元新臺幣,一般是10個起售。《臺北市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征收自治條例》規定,購買及使用假冒垃圾袋罰款達三萬元以上;偽造或販售偽造的專用垃圾袋,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為保障垃圾費隨袋征收的政策成功落實,臺北市召集市屬各部門通過媒體、海報、宣傳折頁、街頭標語、現場說明會等一切形式進行宣講,並在實行之初,先行每戶免費發放30個,以培養市民的使用習慣。自2004年1月開始,臺北市進一步實施廚房垃圾分類收集。將廚房垃圾分為“養豬廚餘”(剩菜剩飯類垃圾)和“堆肥廚餘”(未經烹調的菜根菜葉垃圾)兩類,分別放入後裝垃圾車尾部加掛的紅、藍塑料桶中,並硬性規定若將普通垃圾雜物混入廚房垃圾排放,將被處以1500至6000元新臺幣罰款。在回收的兩類廚房垃圾中,養豬廚餘將販售給養豬戶,而堆肥廚餘則委托給化肥廠處理。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廚房垃圾變廢為寶,更降低瞭後期處理普通生活垃圾的成本。但值得註意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的成分越加復雜,且裡面包含瞭洗滌劑、消毒劑、塑料袋等污染物質,如果不經過前端的無害化處理,喂豬會帶來衛生防疫方面的隱患。由於餐廚、廚餘垃圾的分類監管存在一定難度,我國大陸已明令禁止使用餐廚剩餘物喂豬(相關鏈接:)。在垃圾分類政策明確化、強制化的基礎上,垃圾費隨袋征收政策得以順利推行,最初一個月在收集到的垃圾袋中,隻有0.06%不是專用袋,一年後平均每日收到的221443個垃圾袋中, 隻有24個不是專用袋, 成功率幾近100%。自垃圾分類收集與垃圾費隨袋收費政策相互結合後,在完善的獎懲機制配合下,臺北市的垃圾清運量變化明顯(如圖 1),填埋量也從最高每日2501噸,降至59噸,減量97.6%。到2010年,臺北市實現瞭垃圾零填埋的目標。圖 1 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征收前後垃圾清運量及日人均垃圾清運量變化圖(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圖 2 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征收前後垃圾填埋量變化情形圖(數據來源:上海世博會城市生活最佳實踐區臺北案例館)人口高密度城市如何破局:“北上廣深”們迎大考隨著我國大陸經濟的飛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與香港、臺北類似的高人口密度城市在大陸開始湧現,以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為代表的一批典型的大城市迎來瞭人口的急速增長。而與之相應地,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對原有的垃圾處理設施產生瞭嚴峻的考驗,焚燒場超負荷運營,填埋場壽命緊縮乃至垃圾圍城的現象開始出現。圖 3 2016年垃圾產生量最大的五個城市垃圾產生及處理情況分析根據《2017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6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上海居首,北京次之。考慮到常住人口,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最大的城市為廣州,深圳次之。可以看出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人均產量相對較高,E20研究院認為這可能與不同地域人口飲食習慣不同存在關系。結合當年各城市實際處理能力來看,廣州缺口明顯,且人均垃圾產生量大,垃圾圍城形勢最為嚴峻。本文僅選取人均日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在1公斤左右的四座一線城市:廣州、深圳、北京、上海進行分析。圖 4北上廣深生活垃圾處理費收支情況一覽整體來看,北上廣深人均實際繳費額均未達收費標準,收繳率仍有欠缺。四大城市相較,深圳收繳情況最好,收支短缺最小,這與其“隨水征收、間接計量收費”的方式有較大關系;而人均垃圾量和垃圾處理能力短缺情況均居首位的廣州收繳情況則不夠樂觀,雖收費標準最高,但實際收繳率較低,上門征收方式的實施效率值得商榷。另外兩大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級一線”城市京滬從收繳情況來看幾乎未收費,而龐大的人口帶來的垃圾處理費支出卻遙遙領先,北京雖針對居民端開征瞭處理費,但近30年前的收費標準與今天的實際處理成本相去甚遠,加之上門征收的低收繳率,實收金額可謂杯水車薪。E20研究院在對我國主要從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進行分析後認為,整體來看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的城市,其財政承受能力越強,對垃圾處理費“污染者付費”的要求程度越低,征收緊迫性越弱。然而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集中度高,生活垃圾產生量巨大,一味依靠政府付費,對加快推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化進程有害無益。隨著香港垃圾收費立法工作的推進,對我國內陸類似高密度城市的垃圾收費工作起到瞭一定的示范作用(參考鏈接:)。為此,E20研究院對上述四個城市的收費機制設計、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程度和末端處理設施建設情況進行瞭分析。垃圾收費工作的推動,需建立在各地相關配套機制齊全的前提下進行,結合長期的宣傳、教育基礎,不可一味邯鄲學步,反而適得其反。廣州廣州作為我國人均垃圾產生量最大的城市,其處理能力和需求矛盾最為明顯。因此,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最為迫在眉睫。同時,作為我國內陸首個實施垃圾收費政策的城市,廣州市在垃圾分類和收費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分類情況廣州市自2010年起開始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工作。2011年出臺瞭全國第一部生活垃圾分類規章制度《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再一次走在瞭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的最前端。自2012年起,市領導班子成員每年進行一次全市動員大會,號召全市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2015年起,廣州市開始在社區、街道等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並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廣州市調整瞭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協調機制,垃圾分類工作已覆蓋60%以上人口,在832個社區開展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優化瞭978條收運路線,與1200傢餐廚單位簽署瞭征收協議並創建瞭655個餐廚垃圾收運點,升級改造瞭91座中小型壓縮中轉站。另外自2017年起,廣州市開始執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強制分類工作,並於9月起開始對垃圾分類進行執法,已於10月起開始處罰,至今已開具40份整改通知。廣州市已將垃圾分類效果納入機關單位的績效考核范圍之中,充分利用績效考核杠桿帶動員工主動、積極、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廣州市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工作,走進學校、單位和傢庭進行宣傳推廣,並於每周六進行專題宣傳。廣州市還組織瞭執法者、傢政工作人員、導遊等一線作業人員進行垃圾分類的相關培訓,力求將生活垃圾分類的理念帶入居民的生活工作之中。同時開展瞭“小手拉大手”的宣傳活動,將垃圾分類帶入中學、小學、幼兒園。收費情況廣州市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就已開始以10元/戶/月的標準向居民征收清掃保潔費。而垃圾處理費的收取則是從2002年開始實施,收費標準為定額收取居民5元/戶/月、單位7.5元/桶。由於垃圾處理有一定的公益事業屬性,廣州市垃圾處理收費的性質為經營服務型收費。這也使廣州市成為瞭我國第一個實行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的城市。由於實行最早無例可循,收費標準的制定僅考慮居民、單位等的交費承受能力,並未進行成本測算。最初廣州市對垃圾處理費采取“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法,由區級相關部門直接上門收取,收到的垃圾處理費用上繳市級財政,用款再由財政二次分配下撥。上門收繳的方式效果差、效率低,導致廣州市垃圾處理費實行數年來,收繳率持續走低。後廣州市對此做出調整,將垃圾處理費與清掃保潔費合並征收,共計居民15元/戶/月,由街道進行征收。同時對“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法做瞭相應修改,收繳的垃圾處理費直接由街道保管、利用,不再上交財政部門,但同時,財政不再給予收費補貼。兩費合收有效地提高瞭垃圾處理費的收繳率,同時收費由街道自行支配利用也為垃圾處理費收繳工作帶來激勵作用,至2010年左右,收繳率有所提升,但仍不足三成。據E20研究院調研,2015年廣州市收繳垃圾處理費共計約1億元左右。廣州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設施距市區較遠,平均運距達85公裡往返,垃圾清運車輛平均每日僅能往返運輸2次,運輸成本極高。根據2015年數據統計,廣州市生活垃圾運輸的成本就達到2億元,收繳的垃圾處理費尚不足運輸成本的一半,距覆蓋生活垃圾處理全成本差距甚遠。整體來看,廣州市垃圾收費政策在全國具有一定代表性,定額上門征收的方式在落實方面具有一定困難。處理情況目前,廣州市有在運營生活垃圾焚燒廠2座(分別是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一分廠、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設計處理總量為3040噸/日,生活垃圾填埋場6座(分別是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番禺區龍美火燒崗生活垃圾填埋場、花都區獅嶺生活垃圾填埋場、增城區棠廈生活垃圾填埋場、增城區陳傢林生活垃圾填埋場、從化區城市廢棄物綜合處理場),設計處理總量為13500噸/日。而根據廣州市城管部門統計,廣州市實際日均處理生活垃圾總量已超過2.3萬噸,其中安全填埋處理的占80%左右、焚燒處置的20%左右,各處置設施超負荷運行,運行壓力極大。為此廣州市已規劃、正在建設5座大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成後日均設計焚燒規模將達到1.7萬噸,有效緩解廣州市垃圾圍城的現狀。在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預計2018年起逐漸投產。廣州市規劃在7座焚燒設施全部投產後,焚燒處置的占比將上升至80%以上,安全填埋處理的占比降至20%以下僅用於焚燒處置產生的飛灰、爐渣等的填埋處理。深圳深圳市總面積為1925.8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為813平方公裡,2016年常駐人口為1190.84萬,是土地稀缺、人口密度高、市容市貌要求高的現代化城市的典型代表。分類情況深圳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00年起作為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進行垃圾分類的推行嘗試,該次嘗試持續瞭3-4年時間便無疾而終。直至2011年,深圳市開啟垃圾分類工作的第二階段,率先在500個小區與機關單位中進行幹濕分離的試點。2013年,深圳市以18萬元/1000戶的標準對社區、物業等實施單位進行補貼,用於垃圾分類的宣傳以及設備的改造。經過一年的實施,補貼費用降至2014年的10萬元/1000戶。但補貼費用依舊給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效果也並不理想。表面上看分類結果基本達標,但實際情況是社區、物業對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二次分揀以達到垃圾分類要求,整個過程中居民參與率極低。補貼發至社區、物業的做法不能直接激勵居民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同時這種補貼方式無法有效激勵社區及物業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2015年開始,深圳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瞭第三階段,取消對社區、物業的補貼,改為鼓勵性分類,並在原有幹濕二分類的基礎上使用瞭“八大分流、細分類”的方法。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每年用於垃圾分類宣傳、政策制定以及組織街道開展工作的專項經費約6000萬元。收費情況2004年深圳市首次計劃在全市范圍內對生活垃圾處理進行收費用於補貼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成本。最終由於收費平臺問題難以解決,計劃無法推行實施。直至2006年,深圳市確定瞭以“定額、間接計費”為主體的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方案計入水費一並征收,並出臺瞭相關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於2007年1月1日起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收繳的費款利用分稅系統進入財政專戶,以確保專款專用。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十年來,已累計收繳生活垃圾處理費約52億元(收繳率達到93%),基本覆蓋8個處置場/廠的運營處理費用(以2016年為例,2016年深圳市日均處理生活垃圾1.56萬噸,焚燒廠、填埋場運營處理總費用約為5.1億元)。深圳市對生活垃圾處理進行瞭成本核算,並以此為依據制定瞭相應收費標準,具體方法如下:首先以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簽訂的BOT協議中的政府付費標準加權平均值作為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總成本,按2007年焚燒與填埋比例4:6計算約為125元/噸。再以每人每天產生1.2kg生活垃圾,每戶人口3.02人計算,每戶每月共產生生活垃圾108.7kg,約產生生活垃圾處理成本13.59元。最後按每戶平均產生污水23m3計算,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約為0.59元/m3污水排放。其中:C:人均生活垃圾處理成本,元/m3N: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kg/人/天P:戶均人口,人/戶ωi:第i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能力占總能力權重Qi:第i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BOT協議中處理單價,元/噸S:戶均用水量,m3/月α:自來水、污水轉換系數,即每使用1噸自來水產生α噸污水,α≈0.9對企業采取核定標準制度,即每年對產廢企業進行核定,確定其耗水量及產廢量。對高耗水企業可由企業申請,按實際生活垃圾清運處理量進行收費。自2007年垃圾處理費征收以來,2007、2008、2009年深圳市垃圾處理費征收總額分別達4.3億、4.8億、4.85億元,收繳率高達93%以上,位居全國前列。實際應用表明,這種收費模式成功實現瞭垃圾處理費用的征收,解決瞭垃圾收費過程中的“收繳率低”和“收費成本高”的問題。處理情況目前,深圳市共有在運營生活垃圾焚燒廠5座,設計處理能力共計7125噸/日;衛生填埋場3座,設計處理能力共計4600噸/日,總計生活垃圾處理設計能力約1.2萬噸/日。2016年深圳市實際生活垃圾處理量約1.5萬噸/日,處理能力已不足,處理設施壓力劇增。深圳市已規劃、在建3座生活垃圾焚燒廠,預計2018年起逐步投運,屆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1.7萬噸/日,基本滿足全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力爭做到原生垃圾零填埋,將填埋場剩餘庫容全部用於焚燒爐渣、飛灰等的安全填埋處理,以節約用於建設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土地資源。為瞭完善垃圾分類後的垃圾處理配套處置設施,深圳市還積極規劃、建設瞭數個專用處理設施。如處理能力約400噸/日的大件垃圾拆解廠,利用破碎機及人工拆解工藝對大件垃圾進行資源化回收;處理能力約113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廠,處理費180元/噸、收運費110元/噸,總計年付費約2700萬元;年處理能力50噸左右的燈泡處理設施;年處理能力25噸左右的電池處理設施;建築垃圾綜合利用廠;綠化垃圾集中粉碎廠、配套小型粉碎機;處理能力約80噸/日的菜場垃圾粉碎廠等。北京分類情況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並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年)》(簡稱《計劃》),為北京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畫出瞭路線圖,訂立瞭任務書,列出瞭進度表。在非居民端,2017年北京市率先在134傢中央在京單位(87傢國傢機關,47傢中央機關)、27傢駐京部隊,128傢市直機關(含3傢國有企業、3傢學校、3傢醫院)作為首批強制分類工作單位。16區在1700多傢區屬機關開展瞭強制分類。在居民端,從2017年起,以社區和街道為單元,普遍開展瞭“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的創建工作,涉及全市19個街道,527個社區,6231個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主體,覆蓋人口月90萬戶,250萬人。2017年1-10月份累計分出量達到15.36萬噸,日均512噸,較2016年日均增長瞭9.1%。根據《北京市環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目前北京市完成瞭3759個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的建設,改造密閉式清潔站750座,逐步提高分類收運覆蓋范圍和作業率,年收運廚餘垃圾量超過試點小區居民垃圾產生量的5%,垃圾分類認知程度和居民參與率逐年提高。收費情況在垃圾收費方面,北京市在非居民端實行瞭餐廚垃圾與一般生活垃圾差別化收費的標準,對餐廚垃圾按照100元/噸,生活垃圾按照300元/噸標準,鼓勵餐館將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全市率先對餐飲企業進行瞭餐廚垃圾合同制管理,截至2017年10月底,4.2萬傢正規餐飲企業已全部簽訂合同。此外,垃圾源頭排放登記將隨著垃圾示范片區的推進而逐步推進,最終要逐步落實到全面實現“誰產生誰付費”。而在居民小區方面,北京市的收費力度較小,仍沿用1999年收費標準,常住居民3元/月/戶;外地來京人員2元/月/人,由物業代征或環衛部門直接上門征收。而與廣州的情況類似,直接征收的方式收繳成本高,收繳率低,實際征收情況不佳,居民端垃圾處理的支出幾乎由財政完全承擔,與“污染者付費”的原則相悖。201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共246萬元,居民端實際的收費與巨額的生活垃圾處理成本相較可謂杯水車薪,主要依靠政府進行財政補貼。處理情況與其他城市相比,作為首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相對較好。預計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3萬噸/日以上,滿足生活垃圾處理實際需求,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圖 5 2017年北京各區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匯總(不含堆肥)註:根據北京市城管委官網最新統計情況顯示,圖中順義焚燒設施截止到2017年5月處於暫停情況,未在運行。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方面,截止到2017年9月,除東西城、門頭溝外,全市其餘13個區的再生資源回收市場總計64個,分揀回收攤位781個,收運量達到387萬噸。上海分類情況2017 年,上海市垃圾分類“綠色賬戶”年度新增 210 萬戶,全市累計覆蓋 410萬戶,超額完成推進任務;建立單位強制分類制度,加強告知、指導、檢查和執法,共發放告知書 5 萬餘份;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6% 。開展松江、奉賢、崇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創建,完成全市 9 個涉農區域300 個分類示范村創建工作。2018年3月份,上海出臺瞭《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4月份又出臺瞭《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居民區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在7月30日上海市召開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透露,上海對分類實效進行專項統計顯示,到6月底,全市餐廚垃圾、居住區的垃圾、菜市場的果蔬垃圾等日均分類量達到3641噸,超出計劃指標的3483噸,兩網融合系統的可回收物收集量為443噸,是去年日均量是2.43倍。2018年7月底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表示,上海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將向“定時定點投放”方向逐步推行,是否收費有待進一步研究。到2020年底上海將基本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居民區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2018年11月20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20日上午提交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二審。草案中,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政府職責分工及違反垃圾分類行為的處罰作出規定。這是上海自1996年以來開展瞭多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推進工作以來,進行的首部相關法律立法工作。對此,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劉建國教授認為,上海此次針對生活垃圾分類進行立法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生活垃圾分類責任體系的構建上,對垃圾產生者、處理者的邊界劃分清楚。這是上海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以來走出的關鍵一步。收費情況與上述三個城市相比,上海市在垃圾收費方面的推進較為滯後。目前,尚未對居民端開征垃圾處理費,僅對非居民單位征收。其中單位生活垃圾(不含餐廚垃圾)基數內40元/桶基數外80元/桶;餐廚垃圾(不含餐廚廢棄油脂)基數內60元/桶,基數外120元/桶;高級場所生活垃圾80元/桶,基數外160元/桶(每桶240升)。處理情況根據《2017 年上海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公告》,2017 年,上海市生活垃圾清運總量 899.5 萬噸,無害化處理量 899.5 萬噸,無害化處理率 100%。其中,生活垃圾衛生填埋 358.05 萬噸,焚燒 360.81 萬噸,堆肥處理 12.49 萬噸,餐廚垃圾、廚餘垃圾、廢棄油脂資源化利用及其他回收利用等 168.15 萬噸。2017年,建成嘉定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處理能力 1500 噸/日;采用厭氧技術,建成浦東有機質固廢處理廠,處理能力 300 噸/日;采用好氧技術,建成閔行餐廚再生資源中心(一期),處理能力 200 噸/日,閔行餐廚再生資源中心(二期)開工建設。當前,全市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能力達24650噸/日,其中焚燒13300噸/日。但與上海市高度密集的人口相比,處理能力仍有一定缺失。
丁寧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高級行業分析師UCL環境工程碩士/南開大學環境工程本科,現主要從事城市固體廢棄物管理、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環衛及垃圾分類研究、公用事業價費機制研究。曾參與英國、墨西哥、非洲尼羅河流域等多個國傢和地區環境咨詢項目、世行貸款寧波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研究項目等。擅長利用數據挖掘及分析、財務分析等工具尋找行業投資新機遇、剖析環境產業格局。(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4/65086.html

建世界最長、埋藏最深管道,天然氣讓這三國關系升溫瞭

掃地機出租
消毒機
煙霧機
家事清潔服務
家事服務
據《以色列時報》11月24日報道,以色列能源部長YuvalSteinitz宣佈,連接以色列與歐洲多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已經提上日程。目前,以色列已與希臘、意大利、塞浦路斯等歐洲國傢達成一致,計劃在2025年前,讓以色列天然氣進入歐洲。促進歐洲氣源多元化 根據計劃,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從距塞浦路斯南岸170公裡處開始,穿過克裡特島和希臘大陸,延伸2200公裡,最終到達意大利東南部城市奧特朗托。建成後,該管道將是世界最長、埋藏地下最深的天然氣管道,可把地中海東部油氣藏中開發出的天然氣運送到歐洲。 據瞭解,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投資規模約為70億美元,按照設計每年可運輸約200億立方米天然氣。以色列將於2019年2月正式與希臘、塞浦路斯、意大利簽訂協議,並開始這一工程的建設。據以色列電視臺Hadashot報道,在各國達成協議前,歐盟已於一年前投資1億美元對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項目進行瞭可行性研究,並獲得瞭積極的研究結果。 業界分析認為,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的建成將讓歐洲天然氣來源更加多元化,有利於歐盟能源供應安全,並將對消費需求漸長的歐洲天然氣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YuvalSteinitz認為,這條天然氣線路可能會減輕目前阿拉伯國傢對歐洲的影響。“幾十年來,由於石油與天然氣的進口,我們一直在抱怨歐洲受到瞭太多來自阿拉伯國傢的影響。向歐洲出口天然氣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這一影響,也會對阿拉伯國傢的勢力實現一定制衡。”YuvalSteinitz在接受以色列電視臺Hadashot采訪時說。 據路透社消息,今年11月初,以色列能源部曾宣佈,19座海上區塊已經開放向各國油氣企業進行招標。以色列能源部總幹事UdiAdiri對路透社表示,全球能源市場已有所反彈,希望有更多公司投資以色列天然氣。多國合作利於地區穩定 隨著對地中海東部油氣藏的開發,以色列在儲量可達2000億立方米的Tamar氣田上已經開始生產天然氣,而儲氣規模更大的Leviathan氣田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投產。盡管與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在開發權的問題上尚有爭議,但2016年至今,以色列已與約旦、埃及簽訂瞭多個天然氣出口協議,也向國際上更多企業開放瞭以色列的天然氣供應市場。 《以色列時報》分析認為,曾經一度跌至冰點的以色列、希臘及塞浦路斯三國關系,會隨著這條天然氣管道的建設逐步升溫,對地區穩定起到積極作用。據悉,這三個國傢已開始頻繁互動,包括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民事保護應急演練等活動。 “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偉大的聯盟,這是我們三個國傢之間建立的一個善意的聯盟。”以色列總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聯盟的建立是不可思議的,此前我們從沒有過這種溫暖、親密和直接的接觸。”希臘總理AlexisTsipras也稱該項目是三國合作的“象征”。 而對這一即將投建的天然氣管道工程,以色列商業雜志Globes分析稱,其商業可行性是目前的關註焦點。在地中海東部這一油氣藏區中,大多能源企業都選擇建設相對小型的區域性天然氣管道工程,而連接歐洲的這一大型海底管道項目不僅需要大量投資,更需要多方長期緊密的合作,其不確定因素也更多,對資本市場來說風險更加難以預測。 另外,據以色列媒體PressTV消息,阿聯酋近日也表達瞭對這一管道項目的興趣,一傢位於阿佈紮比的企業可能考慮對該天然氣管道項目進行投資。不過,這一消息也引發瞭部分阿拉伯國傢的不滿。(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4/6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