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擔責”迎來新標準 五大機制或成補缺方向

新竹裝潢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印發,進一步強調瞭“污染擔責”的原則。業界分析,這隻是建立和完善相關離制度體系的第一步,下一步還須從探索公眾參與的途徑與機制,完善跨區域賠償管理方法,明確損害認定和賠償責任的評估標準與方法等方面完善。
“污染擔責”迎來新標準 五大機制或成補缺方向
  2017年12月18日,中辦和國辦印發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通過貨幣化的形式實現環境外部性“內部化”的重要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全面落實,將為綠色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主要內容
  明確污染責任,是推動經濟主體踐行綠色生產、落實污染防治的先決條件。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06年6月、2013年6月和2016年12月發佈《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通過“環責入刑”明確污染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而各項環保法律法規也對造成污染的企業和個人明確瞭相應的行政處罰。然而值得註意的是,環境污染影響范圍廣、治理成本高。“環責入刑”隻追究責任主體的刑事責任;行政罰款也遠遠無法涵蓋生態環境修復的成本。面對高額的治理修復成本,往往隻能由公共財政資金承擔。由此,就形成瞭“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局面,不利於形成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的內在動力,也不利於及時、有效地修復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為此,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法》第64條明確瞭“污染擔責”的原則;而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第39條也強調,要“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中辦和國辦在2015年發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在吉林、山東、江蘇、湖南、重慶、貴州、雲南7個省開展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經過兩年的試點,該制度將正式向全國推廣。
  按照《方案》的要求,造成“較大級”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或在重點生態功能區或禁止開發區發生環境損害事件,以及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後果的,由違反法律法規、造成損害的單位和個人執行環境修復,並承擔相應賠償責任。賠償范圍包括污染清除、生態環境修復、生態功能階段性損失和永久性損害補償,以及賠償調查、鑒定評估等其他相關費用。賠償責任通過司法訴訟的形式確定,地級及以上政府作為人民群眾的代理人,負責提起訴訟,並負責監督和落實生態環境修復和賠償資金的使用。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方案》的發佈為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指明瞭方向,但這隻是建立和完善相關離制度體系的第一步。還有一些關鍵的方面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明確:
  擴大權利主體,探索公眾參與的途徑與機制。在我國,國土資源為國有或集體所有財產,由國務院及地方政府代表國傢和集體行使所有權。但是在礦藏、水流、城市土地、國傢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受到損害後,受侵害的主體為廣大人民群眾,而生態環境損害的索賠主體則為國傢和地方政府。由於行政資源的有限和民眾意識的不足,導致環境污染事件的索賠常常難以有效、及時啟動。《方案》明確提出授權地級及以上政府作為賠償權利人,很大程度上下放瞭索賠責任,能夠提升索賠的積極性與實效性。在此基礎上,探索公眾參與的途徑和機制,如允許由符合條件的社會公眾、非政府組織發起賠償訴訟,將有助於形成更為直接的、激勵相容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效果。
  完善跨區域賠償管理方法。環境污染的損害往往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范圍,如跨流域的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具有強擴散性的大氣污染等。當環境損害涉及多個地市,甚至跨省時,如何發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多個權利主體之間如何協調,以及賠償資金、修復責任的分配,都需要明確細化的操作規則和指引。
  明確生態環境損害的認定和賠償責任的評估標準與方法。我國環境公益訴訟最早在2003年已有先例,但至今未能形成系統性的影響。缺乏對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的認定,以及賠償責任的評估標準與方法,是導致每一起公益訴訟均曠日持久,並伴隨重重爭議的核心原因。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同樣援引司法訴訟程序,因此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方案》提出要完善訴訟規則和損害鑒定評估,並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而這也將是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制度下一步完善的重點內容。
  完善信息披露機制。首先,企業環境監測信息是預防和認定環境污染的基礎。其次,強化環境信息披露,是引導公眾關註環境損害並積極主動參與監督,強化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再者,公開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賠償、生態環境修復效果報告,以及資金使用情況等信息,是確保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切實落實的重要保障。
  完善環境責任險配套。生態環境損害治理往往耗資巨大,存在污染企業無法完全承擔賠償費用的可能性。通過配套環境責任強制險,能夠緩解賠償資金不足的問題,並強化企業污染防治的動力,提升生態環境損害預防的能力。
  對綠色金融的影響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除瞭如前文所述,能夠為推行環境責任強制險提供制度保障外,還能夠對綠色金融市場帶來整體性的積極影響。
  從直接影響的角度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能夠提升污染企業的成本,從而凸顯出綠色生產企業的優勢,使其在金融市場更具投資吸引力。
  從預防效應的角度看,損害賠償制度的落實對企業污染行為形成瞭威懾,也會激勵更多企業落實污染物排放治理,避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而在此過程中,能夠自然地擴大綠色產業的市場需求,也能夠延展綠色金融的資產規模。
  最後,從制度體系建設的角度看,生態環境的修復,以及污染損害的賠償,是環境外部性的集中體現。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落實,需要明確環境損害的認定、評估與核算的標準與方法。而這對於度量環境污染的社會成本,即環境外部性的經濟價值,具有指導性的作用。以相關標準為依據,可以對綠色金融產品的社會價值進行更準確的核算,有利於更為科學、系統地認識綠色金融的社會效益。
  原標題:環境有價,污染有責—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694.html

工業治污萬億市打開在即 企業競爭模式或生變數

竹北通水管
新竹油漆
新竹防水
新竹抓漏
竹北木工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在政策、法律、監管、標準等壓力下,工業廢水、廢氣、危廢治理將進入快車道,“十三五”環保投入或將超兩萬億元。同時,工業治污關註點也將從末端治理轉向上遊的清潔生產,有望誕生百億級的治理公司。工業治污市場的開啟將給已經做好技術儲備的環保治理公司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工業治污萬億市打開在即 企業競爭模式或生變數
  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排污許可改革有序推進、兩高司法解釋提出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入刑,以及環保督察由督企向督政督企並重轉變等,均對工業治污形成倒逼態勢。“十三五”期間,工業治污拐點已至,將打開兩萬億市場空間。未來十年,BOT、ROT、OM模式逐漸興起,或將成為工業企業治污的主要模式。同時,工業治污關註點也將從末端治理轉向上遊的清潔生產,有望誕生百億級的治理公司。
  區別於市政廢水處理領域的資本壁壘,技術與管理成為工業治污的最關鍵要素,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與高水平的管理服務將成為環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國際經驗看,未來工業治污也將從影響環境的常規污染物如COD、氮、磷等,向痕量有機污染物轉變、向影響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轉變。技術的研發與儲備、管理制度的完善、園區層面管理制度的創新,都將是工業治污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工業治污面臨新的改革管理要求
  工業廢水普遍具有排放總量大、治理難度高等特點,而工業園區特別是省級以下工業園區普遍存在工業廢水治理不達標的問題,加之受限於地方保護、管理機制、技術水平等,工業園區一度成為污染治理的“盲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調研化工園區時指出,我國具有一定安全、環保管理水平與有效應對措施的化工園區不到100傢,不到總數的1/10;化工行業廢水治理普遍存在達標率不高的情況,其中環氧樹脂企業的生產廢水更是基本處於長期超標排放的狀態。
  2016年12月,環境保護部印發《關於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提出到2017年底,鋼鐵、火電、造紙、印染等8個行業達標計劃實施要取得明顯成效;到2020年底,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環境守法成為常態。
  2017年9月,環境保護部印發《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任務推進方案》,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和園區管理機構要不折不扣完成“水十條”要求,並提出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是工業集聚區水污染防治的底線要求。
  除瞭政策層面,在管理層面,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將推動解決現行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於環境保護責任目標任務的明確、分解及落實,調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積極性等。近兩年開展的高強度的環保督察,更是從督企向督政督企並重轉變,將環保要求落到瞭實處。
  萬億市場打開,工業治污進入快車道
  環境統計年報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環保投入總計2.94萬億元,其中建設項目“三同時”投入占比48%,廢氣治理運行費用占比28%,廢水治理運行費用占比11%,老工業污染源治理投入占比12%,危廢運行費用占比1%;廢水、廢氣、危廢運行費用總計占比40%。
  然而,“十二五”期間,工業環保投入占工業產值的比例依次為2.57%、2.62%、2.76%、2.88%和2.84%。雖然呈現增長趨勢,但遠低於環保治理的真實需求。據瞭解,工業企業環保投入占到產值10%以上,才能真正解決環保問題。
  “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4.6%,到2015年末,工業增加值GDP占比達34.3%,其中化工業產值GDP占比達12%。《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顯示,“十三五”期間化工業年均增長率為8%。
  以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4.6%、化工業年均增長率為8%,環保投入占比2.8%——4.2%為測算依據,保守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環保投入將達到4.68萬億元,其中化工業環保投入將達到1.89萬億元。
  在政策、法律、監管、標準等壓力下,工業廢水、廢氣、危廢治理將進入快車道,“十三五”環保投入或將超兩萬億元。
  工業園區集中治污成為環保市場的焦點
  工業園區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瞭重要的作用。從1979年蛇口工業區設立,到2016年我國國傢級工業園區已達590餘傢,省級以上工業園達1700多傢,省級以下工業園區達7000多傢,總計約1萬傢。當前,工業園區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支柱,以化工園區為例,全國502傢化工園區的工業總產值占石油和化學工業總產值的56%。
  然而在全國1萬個工業園區中,超70%的工業園區為省級以下工業園區,這些工業園區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產生瞭嚴重的環境問題,工業園區集中治污成為環保市場的焦點。
  無論是涉足環保領域的央企、國企、外資環保企業、上市環保企業,還是具有技術解決方案的中小環保企業,很多環保服務者將工業園區這一優質客戶列為未來重點服務對象,以期通過差異化服務分享市場蛋糕。
  例如,蘇伊士目前為我國11個大型工業園區提供專業的水務及廢料處理服務,並在今年以32億歐元收購瞭GE水處理公司,將打造一個無與倫比的工業水處理方案和服務平臺,為園區提供綜合的環境解決方案。
  BOT、ROT、OM模式將成為工業企業治污主要模式
  BOT、ROT、OM模式作為市政廢水處理的常用商業模式,2010年後在工業園區集中治污中得到瞭廣泛應用。
  2013年筆者對電鍍園區調研時發現,全國近100傢電鍍園區中有超過半數的電鍍工業園區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江浙地區的化工園區,如上海化學工業區、常熟開發區、泰興經濟開發區等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中西部不發達地區也在向管理較好的工業園區學習采用這種模式。
  然而,BOT、ROT、OM等模式在以工業企業為客戶主體的工業廢水治理領域卻鮮見應用。國傢發展改革委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底國內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社會化運營的比例不足5%。
  在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排污許可改革有序推進、兩高司法解釋提出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入刑,以及中央環保督察力度空前的背景下,工業企業尤其是具有較大規模和體量的工業企業也逐漸開始采用BOT、ROT、OM模式,由乙方變為甲方,將企業環保治理交給第三方公司。例如,2016年農藥企業華星化工采用ROT模式對其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並委托第三方藍必盛運營,時間為15年。
  在企業負責人看來,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後,並沒有過多地考慮第三方運營給企業帶來的壓力或者成本上升問題,而是將精力投入到商業生產經營,在連續化生產中提升產品品質及技術。可以說,第三方治理模式實現瞭雙贏。
  據瞭解,目前很多環保企業正積極與一些規模、體量較大且支付能力較好的龍頭工業企業洽談第三方治理模式,BOT、ROT、OM模式或將成為工業企業治污的主要模式。
  未來十年,環保企業該如何競爭?
  從末端治理向清潔生產轉變
  據多傢環保企業反映,工業治污市場拐點已至。2013年和2014年前後,工業治污從以點式驗收達標轉向長期效果驗收達標,環保企業的營銷方式也從關系營銷轉向技術營銷。尤其是在2016年之後,在環保督察的大背景下,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治污的態度發生瞭根本性變化,從被動治污向主動治污轉變,工業治污市場爆發在即。
  未來十年,我們認為工業治污市場或將呈現兩輪驅動。第一輪是未來的3——5年,市場需求將以末端治理的達標排放為主。第二輪是未來的第五至十年,隨著第一輪治理任務的結束,市場將會迎來上遊工藝優化、降低成本、創造正效應的時代,通過清潔生產、綠色發展來降低後端的環保處理成本將成為企業的核心關註點。兩輪驅動將互相交叉,成為未來十年工業治污市場的主要需求和方向。
  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與高水平的管理服務將成為環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發展是工業企業的核心,而環保成本內部化後,成本依然是工業企業治污的核心考慮要素。華北制藥等工業企業負責人曾表示,企業廢水處理的年運行費用與營業收入之比就超過10%,再加上危廢處理與大氣處理成本後,治污成本更高。因此,既能做到處置成本低又能實現達標排放的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成為環保企業占領工業治污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從現階段來看,工業廢水尤其是精細化工廢水,是最難處理的廢水,可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市場上尚未多見。雖然眾多單項技術均具有優勢,但解決工業企業的污染問題往往需要物理、化學、生物等多項技術的有效集成。
  從國際經驗來看,工業治污也將從影響環境的常規污染物如COD、氮、磷等,向痕量有機污染物轉變、向影響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轉變,如POPs、抗生素等。通過技術研發和技術儲備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具備成本優勢,是環保企業占領工業治污市場的必備條件。
  與此同時,在工業治污領域新治理模式的需求下,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也成為環保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蘇伊士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孫明華認為,蘇伊士在中國工業治污領域業務的快速拓展,主要得益於其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
  從國際經驗及中國市場需求看,區別於市政廢水處理領域的資本壁壘,技術與管理成為工業治污最關鍵的要素。
  未來工業治污領域或將誕生百億級企業
  調研發現,除已經上市的環保企業,工業治污企業體量及規模均相對較小,這主要受制於工業治污的投入產出比遠低於市政領域。正如上述分析,工業治污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與管理,而非資本與資源,工業治污的難度導致鮮有企業可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調研還發現,多數工業治污企業的訂單成功率低於10%。但與市政領域相比,工業治污領域的市場更大,噸水治理費用從幾十元到幾百元,遠高於市政污水處理費用。
  工業治污市場的開啟將給已經做好技術儲備的環保治理公司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新治理模式的推廣,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十年在工業治污領域將誕生新的百億級的治理公司,這從上市公司屢屢外延拓展至工業治污領域也可見一斑。
  (作者單位:江蘇(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
  原標題:工業治污市場拐點即將來臨,環保企業未來十年該如何競爭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673.html

全國碳市場12月19日啟動 首批僅涵蓋電力行業

竹北通水管
新竹油漆
新竹防水
新竹抓漏
竹北木工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據悉,全國碳交易市場將於12月19日正式啟動,首批隻納入發電行業。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是中國努力實現碳排放達峰的又一重大舉措,全國碳市場將從試點市場向全國統一市場過渡。
全國碳市場12月19日啟動 首批僅涵蓋電力行業
  在試點運行四年多之後,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千呼萬喚始出來。從知情人士處證實,全國碳市場將於12月19日正式啟動,首批隻納入發電行業。
  據瞭解,國傢發改委將在12月19日正式宣佈市場啟動,並就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有關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建立碳交易體系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利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規模超過歐盟(2017年歐盟碳市場交易規模為19.3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據悉,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是中國努力實現碳排放達峰的又一重大舉措。
  中國碳市場的建設路徑,是從試點市場向全國統一市場過渡。2011年,國傢發改委發佈《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七省市試點相繼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在2017年啟動全國碳市場,也是中國此前向國際社會提出的減排承諾之一。2015年9月,中美兩國元首發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第一次明確提出啟動全國碳市場的時間和范圍,中國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按照當時的設想,全國碳市場計劃第一階段納入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後來縮減到電力、水泥和電解鋁三個行業。隨著啟動倒計時的臨近,市場預期首批隻納入電力行業。
  “中國碳市場可能在一開始時僅涵蓋電力行業,但正如國務院發佈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列出的,中國碳市場計劃在2020年前覆蓋到至8大類行業。”能源基金會項目主任劉爽認為,電力行業具有最為透明和最為可信的排放數據,因此最適宜被納入全國碳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當今世界最大的兩個碳市場,歐盟碳市場和美國加州碳市場,均將電力行業納入其初始碳交易系統的原因。
  國傢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曾表示,現階段企業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較低,隨著全國統一碳市場啟動後,200元至300元每噸才是未來碳交易的理想價值。
  原標題:全國碳交易市場12月19日正式啟動,首批隻納入發電行業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454.html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並購大事件

台中自助搬家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大量資本的湧入,跨境並購成為國內龍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以期開拓全新產業鏈。回顧2017年,環保行業跨境並購案件不斷,本文將為你整理如下。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並購大事件
  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快速崛起,在不少海外企業欲於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同時,中國環保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將目光瞄準瞭海外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市場,而跨境並購就成為國內龍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11月份,中國天楹擬以逾80億收購江蘇德展(為收購境外子公司Urbaser, S.A.專門設立的持股公司)100%股權,進軍海外市場,為本年度的環保跨境並購畫上瞭一個圓滿的句號。2017已到尾聲,本文將對今年環保行業發生的重大跨境(擬)並購案件進行盤點和分析。
  1月,博世科公告擬收購加拿大RemedX Remediation
  1月13日,博世科公告公司董事會於前一日審議通過瞭《關於公司收購RemedX Remediation Service Inc.100%股權並簽署<股權購買協議>的議案》。博世科的海外並購是中國土壤修復領域第三起海外並購交易。標價1,300萬加幣(約6,840萬人民幣)的標的公司全稱為RemedX Remediation Service,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該省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油氣產區,也是加拿大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上遊產業旺盛的環境治理需求催生出瞭數量眾多的環境修復企業。因區域特點,針對有機污染的去除技術成為該地修復企業的看傢本領,在本收購案中,RemedX公司的核心技術就是常用於有機污染物去除的熱解吸技術。在博世科方面,除可獲得技術知識產權之外,還可獲得標的公司即將投入運營的Breton填埋場,該填埋場位於核心石油產區,被用於處理體量巨大的石油污染土壤,處理量為30-60萬噸/年。這一項目也將為博世科帶來持續的利潤。
  3月,葛洲壩公告擬收購巴西聖保羅聖諾倫索供水系統公司
  3月29日,葛洲壩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擬收購巴西聖保羅聖諾倫索供水系統公司100%股權,以獲取與巴西聖保羅聖諾倫索供水項目相關的特許經營權。該100%股權的意向收購價格約1.47億美元。根據公告,聖諾倫索供水項目位於巴西聖保羅州,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原水取水泵站(52萬噸/天)、引水管道(50.2公裡)、水處理廠(41萬噸/天)、輸水管線(32公裡)。項目為PPP項目,建成後向聖保羅水務公司供水,特許經營期25年。
  這是2017年首起對金磚國傢公司的收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瞭國內環保企業的目光之廣遠。發達國際市場是中國環保產業走出去的第一站,而東南亞國傢、金磚國傢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傢憑借高速增長的市場潛力將在未來成為中國環保企業新的投資目標國。
  5月,巴安水務公告擬收購DHT
  5月12日巴安水務公告公司擬從鬥山重工美國控股公司處受讓其持有的Doosan Hydro Technology(簡稱DHT)100%股權。DHT經營范圍包括海水淡化、市政污水處理、自來水廠以及油田零排放工程設計等,在25個國傢擁有超過200個設計項目,涵蓋市政和工業領域。DHT的海淡技術有助於巴安增加技術實力,完善海水淡化產業鏈。
  從巴安水務近兩年的收購步伐可以明顯看出其對海外市場的勃勃野心, 而從標的特點可以看出巴安格外青睞技術型企業。從2016到2017, 巴安陸續收購擁有氣浮固液分離技術的奧地利KWI、ItN納米平板陶瓷超濾膜公司、擁有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以及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的瑞士水務和這次的DHT。但根據媒體報道,巴安收購的幾傢海外企業財務狀況都不容樂觀, 跨境並購對巴安到底是利是弊尚難確認。宇墨認為或許就是因為這些企業有技術潛力但狀況不佳,巴安才能如此順利地獲得收購機會。如果熱門如EEW,面對強大的國企和投資機構,巴安可能無力招架。因此對企業來說海外收購有時候也是一種賭博。
  6月,再升科技公告擬收購意大利法比裡奧
  6月16日,再升科技公告擬以現金60萬歐元收購意大利法比裡奧有限責任公司25%股權。法比裡奧為歐洲過濾行業知名企業,業務涵蓋室內空氣過濾和室外空氣治理。我國的幹凈空氣行業屬於加速發展的新興市場,據統計,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在2020年可達3,000億元。尤其隨著今年《空氣凈化器用濾網過濾器》、《空氣凈化器用靜電式集塵過濾器》兩個行業標準進入收尾階段,國內的空氣凈化行業必將逐步趨於日常化和規范化。再升科技通過引入國外領先技術,一方面可以佈局海外市場,另一方面更是緊抓市場機會,在行業洗牌前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再升科技當月還宣佈瞭另外三起收購,分別是6月9日公告公司擬出資4.4億元現金收購蘇州悠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和6月29日宣佈擬以現金增資方式認購業加科技(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和東莞市業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增資後分別占目標公司51%股權),足可見其外延內生的步伐之迅猛。
  7月,中國航天建設集團並購德國WKS的交割簽約完成
  德國時間7月6日上午, 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瞭並購德國WKS公司的交割簽約儀式。航天建設集團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二級企業,這是航天建設集團第一起海外並購案。WKS公司成立於1993年,公司現在在在市政和工業水處理領域均可提供設備及工程服務類全套服務,公司也有涉及海水淡化,污泥生產甲烷等領域。此次收購可引入WKS的水處理工藝技術,推動集團在國內環保市場的開拓,也受益於國內“走出去”政策的影響,開拓集團在海外的環保市場。
  國企跨足的趨勢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顯現。隨著國內國企的改革,一些具有軍工背景的大型國企大多都開始涉足環保領域,比如中船重工成立新能源公司,涉足生物質發電領域。長安汽車集團的子公司東安動力早就成為節能環保題材的龍頭個股公司。在跨境並購上,像航天這樣的國企的融資能力和資源優勢也十分強大。
  9月,北控水務擬收購澳洲Trility Group
  9月13日,媒體報道北控水務擊敗光大水務及當地買傢等對手,以2.5億澳元(約合13億人民幣)收購澳洲水務公司Trility Group,現收購項目已取得澳洲海外投資委員會及當地水務機關批準。Trility Group是澳洲一傢水務公司,業務覆蓋污水處理、再利用和海水淡化等,在澳洲經營廢水處理及水務廠,服務包括澳洲能源資源公司(Energy Resources of Australia)、南澳及維多利亞的灌溉系統等。
  北控水務一直致力於全球化佈局,在新加坡和葡萄牙等均有水廠, 此次若成功收購Trility Group,其業務可進入澳洲市場,公司將進一步實現“走出去”的目標。回想北控之前擊敗天楹購得EEW,此次又擊敗資金同樣雄厚的光大與中信,可見北控在海外競標中的強勢。
  11月,中國天楹公告擬收購江蘇德展
  江蘇德展主要資產為間接持有境外子公司Urbaser100%股權系,是天楹為收購該子公司專門設立的持股公司。Urbaser, S.A.為西班牙企業,是歐洲領先的綜合廢物管理平臺,擁有廢物處理全產業鏈的綜合技術及服務優勢(街道清理-廢物運輸-市政/工業廢物處理及回收),在全球擁有超過160個子公司,40,000名員工,業務覆蓋21個國傢。其中歐洲為主,接下來是美國、亞洲和非洲。公司2016年資產總額為27.4億歐元,凈資產為6.59億歐元,營業收入為16.02億歐元,凈利潤為5,751萬歐元。天楹收購Urbaser,旨在進入海外市場,增強國際業務,貫徹公司一直以來的海外拓展目標。
  有意思的是Urbaser, S.A.這個標的此前受到瞭國內外眾多大型企業的青睞,其中就包括北控。天楹與北控也不是第一次正面交鋒,之前天楹在德國EEW的競標活動中就是輸給瞭北控,當時公司董事長還對投資人表示雖然競標失敗,還是從中學到瞭寶貴的海外並購經驗,還整合瞭海外並購的要素資源,未來仍會尋求機會。這樣看來,此次大費周折、金額巨大、耗時耗力的收購即使算不上揚眉吐氣,也算是對投資人一個很好的交代瞭。
  回顧完2017年度環保跨境並購,再反觀2016年的盤點,不難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從買方風格來說,今年與去年相似。多數買方依然是“海淘”的老玩傢,曾發生過數起並購案件。國企出海仍是斥巨資收購技術、業務、資金都優質的“三好”企業,開拓全新產業鏈, 而民企則更關註技術主導型企業。
  從環保領域來看,除瞭傳統的水處理以外,國內土壤修復和固體廢物處理市場的興起也激發瞭中國買傢對海外相關技術的興趣。土壤修復領域,去年永清環保發起第一起海外收購,今年博世科緊隨其後。而固廢領域的標的更是受到國內企業的競相追逐,外媒都紛紛報道“中國買傢開始把目光放到固體廢物上”。預計未來在這兩個領域的跨境收購將繼續增多。
  從標的所在地來看,去年除瞭一個新加坡企業,其餘標的均位於歐美地區。但今年的標的所屬地不僅增加瞭加拿大、澳洲,更意外地出現瞭金磚國之一的巴西。可見歐美國傢已經不是國內企業的唯一選擇,中國企業的目光已放到瞭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原標題:大事記:2017環保行業跨境並購盤點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423.html

環境公益訴訟漸入佳境 “司法密鑰”夯築綠水青山

新竹裝潢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年來,隨著環境執法力度的不斷加大,全國各地環境公益訴訟指導案例不斷增多,推動瞭這一新生制度不斷進步完善。眾多業界人士指出,經過十年的艱難探索和積極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威力初顯,提高瞭環境違法成本,產生瞭很大的威懾作用。
  環境公益訴訟漸入佳境 “司法密鑰”夯築綠水青山
  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相關決定,明確規定瞭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瞭我國公益訴訟法律體系。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不僅有利於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貫徹損害擔責和污染破壞者付費原則,又是保護國傢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免受不法侵害的最後一道制度防線
  2015年7月份開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逐步展開。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相關決定,明確規定瞭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瞭我國公益訴訟法律體系。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全面實施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新生的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在環境保護方面發揮的作用尤其明顯,可以說,檢察公益訴訟制度跑出瞭保護綠水青山的“加速度”。
  突出公益——
  倒逼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功能在於,通過訴訟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調動法定機關和社會組織參與公益保護的積極性,確保國傢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護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功能在於,通過訴訟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公正文明執法,調動法定機關和社會組織參與公益保護的積極性,確保國傢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說。
  日前,《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已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司法解釋對受案范圍、管轄、原告資格、復議機關作被告、濫用訴訟權利、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等方面作出明確界定。這對於行政公益訴訟將起到規范化作用。
  福建省感恩村的案例中,檢察機關第二次發出檢察建議時就引用瞭專傢環評意見,指出垃圾山污染土地、水源、空氣三大危害。有不少法院充分發揮有關專傢在公益訴訟中的積極作用,妥善解決相關專業問題。例如,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不斷充實環保專傢庫,並制定瞭專傢證人制度、專傢咨詢制度、專傢管理制度等。專傢庫專傢以擔任陪審員或專傢證人的方式,為各級法院在查證損害因果關系、查明損害後果、制定修復方案等方面提供幫助。這一探索彌補瞭評估鑒定啟動慢、周期長、成本高的不足。
  “檢察機關針對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一般均是並列提出確認被告不作為違法及判令被告履行法定職責兩項訴訟請求。”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德昌指出,一般而言,傳統的行政判決對於需要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時,對行政機關不作為違法不另行判決。但是考慮到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是其法律監督職能的延伸,貴州法院一般在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同時,判決確認被告行政機關不作為違法,以通過對不作為行為作出否定性評價,體現公益訴訟的警示功能,倒逼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可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是行政機關的“履職之訴”,也是檢察機關的“協同之訴”。按照相關程序,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作為公益訴訟的前置程序,隻有在督促無效後才提起訴訟。試點經驗證明,在80%以上的案件中,行政機關都在訴前程序中進行瞭整改。
  跨區管轄——
  創新環境修復裁判方式
  目前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覆蓋瞭授權提起公益訴訟的各個領域,主要集中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如何促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修復成為司法機關探索的重要題目
  據統計,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全國法院共受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一審案件831件,審結455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645件,審結362件。
  為促進審判專業化規范化,有的法院在構建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的同時,探索建立集中管轄機制。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全省34傢基層法院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環境資源案件。
  據瞭解,目前,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覆蓋瞭授權提起公益訴訟的各個領域,主要集中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通過審判行政、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有力推進瞭國傢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全面保護。
  普洱市景谷礦業公司硫酸銅料液泄露,造成沿途農田和菜地污染。此案是雲南省首例由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人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鑒定,除直接損失外,還需生態環境修復費用。但污染發生後,景谷公司隻對村民直接損失進行瞭補償,並沒有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當地法院依法受理該案後,多次召開庭前會議並進行討論,最終該案以調解方式結案,污染企業賠償當地80餘萬元生態環境修復費。
  如何促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修復,一直是司法機關探索的重要題目,很多法院都在創新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修復裁判方式。例如,在審理徐州市人民檢察院訴徐州市鴻順造紙有限公司案中,法院科學分配舉證責任,確定原告提供證明被告排污量的初步證據後,由偷排污染物的污染者對排污量承擔舉證責任的證明規則,為解決環境侵權案件中原告取證難問題提供瞭較為有效的路徑。同時,法院還探索應用懲罰性賠償,判令被告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等100多萬元。
  “目前,山東省內地市財政部門都已為各中院指定瞭專項資金執收編碼,今後賠償資金均可按該編碼判決支付於專項資金賬戶,確保專款用於受損生態環境的修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張開興說,山東省法院就專賬設立與省財政廳、省環保廳等單位達成共識,於5月聯合出臺《山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較好地解決瞭環境損害賠償金到何處去、如何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此外,在公益訴訟案件中,除瞭法院探索集中管轄、巡回審判,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外,也離不開公眾的參與。例如,福建法院通過立案受理信息公告、公開開庭、庭審直播、調解和解協議內容公示、裁判文書上網等方式,保障公眾依法獲取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信息,滿足瞭公眾和媒體瞭解案件進展情況的需求。
  “多年來,我們一直秉持鼓勵檢察機關跨行政區域提起公益訴訟的原則,克服因過分追求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張德昌說,跨區域案件應到案發地進行巡回審理,在便利當事人訴訟的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的宣傳教育功能,強化公益訴訟的公眾參與。
  原標題:跑出保護綠水青山“加速度”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006.html

全國碳市場仍待發令槍 千億市場利好“小而美”企業

竹北通水管
新竹油漆
新竹防水
新竹抓漏
竹北木工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按照時間表,全國統一碳市場有望2017年正式啟動。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備受關註的全國碳排放權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方案已獲批準,相應的註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在推進中。從市場角度來看,如果碳市場覆蓋行業擴展到八大行業之外,同時將多種碳金融產品逐漸引入市場,預計全國碳市場交易額可能增加到千億元規模。
  全國碳市場仍待發令槍千億市場利好“小而美”企業
  自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之後,中國被寄望於在全球承擔更大的減排責任。按照承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到峰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與此同時,碳交易這個原本陌生的名詞,正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2017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中國碳排放交易中心有望加快啟動,預計交易中心定在上海,登記系統將放在湖北。早在2011年,國傢便在北京、上海、廣東等七個省份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2013年6月,深圳率先啟動碳排放交易,隨後其他地方的碳交易市場也相繼開鑼。
  在此基礎上,2015年12月中國明確提出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門檻在年標煤消耗量1萬噸以上。截至2017年9月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1.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5億元。試點范圍內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雙降趨勢,在推動參與企業和試點地區的低碳發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發揮瞭積極作用。
  據財經網此前報道消息稱,國傢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曾指出,“準備已經基本就緒,在等待國務院的批準,批準之後,應該很快就會宣佈啟動。”10月底,國傢改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果,目前總體進展情況良好,有信心按照既定計劃完成碳市場建設的相關工作。
  目前,最新消息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初期,將不會按規劃納入八大行業,或將隻納入電力、水泥、電解鋁等數據基礎較好的行業。另據不完全統計,從事碳交易的企業數量在全國大約有數千傢,規模多為介於幾百萬元至幾千萬元之間的中小微企業,主要分佈在碳交易咨詢、審定核證、核查、碳金融、培訓教育等不同領域。
  而這三大行業的體量就可能超過50億噸,超出此前發改委的預期。與之相對應的,這仍然是一個不小的市場。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如果考慮到期貨等衍生品,交易額規模可達5000億元人民幣。如若市場預期,全國碳市場有望在近期啟動。
  同時,試點碳市場並不會因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而立即取消,而是會並行運行一段時間。屆時,“1+N”的全國碳市場交易體系也將形成。由於本身現在已有試點各自的運營、交易模式就各有不同,所搭建的平臺也都有不同的運行機制,短時間內相互對接難度較大,本著先讓全國市場如期運行的原則,初期試點、全國市場共存的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可能會同時啟動多個交易平臺。
  隨著全國碳市場啟動進入倒計時,國傢發展改革委正在抓緊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以及重點企業碳排放報告辦法、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辦法、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制度等配套政策。由此可以看出,在日益得到重視和完善的碳交易環保產業中,有志於此的中小微企業也能在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戰略下,尋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2005.html

三個緊箍咒制約造假行為 環保部全力夯實質控體系

新竹裝潢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年來,環保督查、環保政策日益趨嚴。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來,環保部對於環境數據造假行為打擊力度更為嚴厲。
三個緊箍咒制約造假行為 環保部全力夯實質控體系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環保部對空氣質量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罰規則存在趨寬性調整。11月23日上午,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對此說法作出回應,他表示:“這個結論是不對的,環保部從來沒有對環境造假行為有過任何放任和絲毫縱容。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環保部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兩高《關於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加大數據審核力度,對環境造假行為絕不姑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劉友賓稱,環境造假者頭上有三個“緊箍咒”:一是行政處罰,二是刑事處罰,三是民事責任。所謂行政處罰,即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視情節輕重給予有關責任人記過、記大過、降級處分直至撤職、開除處分或行政拘留等。對企業處以責令改正或限產、停產整治,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停。
  而刑事處罰則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重點排放單位自動監測數據造假按“污染環境罪”論處,同時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從重定罪處罰;環境質量監測系統數據造假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
  第三個“緊箍咒”,即依據環保法,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外,還與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所以我想環境造假者頭上有這三個 ‘緊箍咒’,每一個試圖有造假沖動的人都應該三思而後行,都應該充分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劉友賓說。
  “造假有罪,數據無辜。打擊環境監測造假行為,追究相關者責任,旨在維護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劉友賓表示,現在我們已有足夠手段來懲治造假行為,追究造假者責任。我們也具備瞭較為完善的質控體系,可以及時發現數據異常情況並迅速調查處理。
  劉友賓說,一方面我們對造假行為“零容忍”,每一個環境工作者都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對人民高度負責,對數據高度負責。另一方面,要科學、準確評估造假行為對數據的影響程度和范圍,盡可能用技術手段還原、恢復數據的本來面目,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客觀真實地反映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
  據瞭解,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關於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環保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好該文件要求,對涉及監測數據造假的地區、監測機構、企業或個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采取公開約談、行政問責、刑事處罰等措施,並向社會通報查處結果,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保障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劉友賓表示。
  原標題:環保部回應“環境造假處罰趨寬”:從來沒有絲毫縱容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926.html

環保部:加強第三方治理要抓好4方面工作

竹北通水管
新竹油漆
新竹防水
新竹抓漏
竹北木工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11月23日,環保部舉例行發佈會。針對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相關問題,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尤艷馨指出,目前這個市場還不是很活躍,下一步主要抓好這四個方面的工作。
環保部:加強第三方治理要抓好4方面工作
  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微博消息,11月23日,環保部舉例行發佈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尤艷馨指出,加強對第三方治理行為的監管力度,鼓勵第三方單位主動公開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的監督。
  會上有記者問:今年8月,環境保護部出臺瞭《關於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請問下一步有什麼針對性推進措施?
  尤艷馨介紹,環境的污染治理專業性和技術性非常強。8月份環保部出臺的這個文件對推進環保工作意義非常重大。
  一是有利於企業治污效率的提高,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專業技術人員,還有管理經驗豐富的環境服務公司運營,有利於降低企業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
  二是有利於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環保的服務公司,由過去的單純的設備的制造,工程建設拓展到瞭運營管理,為企業自身的成長提供瞭新的動力,進而推動瞭整個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環境治理改善。
  三是有利於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排污企業治污的責任通過合同的方式,向環境服務公司轉移和集中,排污企業作為治污的主體,將會同環保部門一起對環保企業進行監管,可以有效的降低環境污染事件發生的風險,促進環境治理的改善。
  尤艷馨介紹,從當前的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工作情況來看,企業熱情非常高,參與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一些地方政策還是比較落後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關鍵是一些保障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排污企業反映冷熱是不均的。我們認為推進這項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責任不明晰,行業不規范,信息不對稱,價格機制監管機制不完善。
  尤艷馨指出,現在這個市場還不是很活躍,下一步主要抓好這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治理的行為,跟蹤研究第三方的責任,指導和規范第三方的設施運行,並且加強配套政策的指導和引導,探索引入第三方的支付的機制,以環境績效付費,以及建立環境污染強制保險制度等方式保障排污單位和治理單位的權益。
  二是加強對第三方治理行為的監管力度,全面的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對重大的典型的案件要加大媒體的曝光力度,探索出臺第三方治理企業監管的配套政策。
  三是要鼓勵第三方治理機制和模式的創新,建立第三方的治理試點項目的儲備庫,編制發佈一些相關的案例,引導和鼓勵企業創新相關的機制和模式。
  四是鼓勵信息公開,第三方治理關鍵也在信息公開,加快推進第三方信息公開的相關政策,項目的經驗,並且構建信息平臺,鼓勵第三方單位主動的在這些平臺上公開相關的信息,接受社會的監督。
  原標題:環保部:加強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為監管力度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913.html

源頭防控拿出新舉措 農業面源污染需系統治理

新竹裝潢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現階段,農業面源污染對現代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環境安全構成瞭嚴重威脅,已成為我國廣泛關註的重大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國傢層面出臺政策標準,地方因地制宜完善治理舉措,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已被提至重要戰略位置。
源頭防控拿出新舉措 農業面源污染需系統治理
  由於農藥化肥的使用、秸稈的焚燒、畜禽糞便污水的排放、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的丟棄等原因,農業面源污染正成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在我國農業活動中,非科學的經管理念和落後的生產方式是造成農業環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所謂農業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積物、農藥、廢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對水層、湖泊、河岸、濱岸、大氣等生態系統的污染。與點源污染相比,農業面源污染的時空范圍更廣,不確定性更大,成分、過程更復雜,更難以控制。
  為明確耕地質量和整治農業面源污染,近年來中央各部委牽頭開展瞭多個調查。力爭農業面源污染加劇趨勢到2020年得到有效遏制,畜禽糞污治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農膜回收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相繼啟動。
  2017年年初,《2017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安排(全文)》印發。根據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深入貫徹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重點突破、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進一步強化試點示范、監測考核、政策創設,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
  另外,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再次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瞭根本遵循。
  可以說,關於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大政方針已定,方向已明確,頒佈的法律法規已不少,制定的政策也有很多,當前最需要的是切實的行動。著眼新時代,立足新要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必須拿出新舉措。
  整體而言,要結合農業面源污染的特點,因地制宜,運用系統學的方法,從源頭控制、循環利用的角度出發,從產業佈局、農耕技術推廣、防治設施建設等入手,促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
  通過進一步完善科學施肥管理技術體系,促進化肥農藥零增長;鼓勵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加快有機肥資源綜合利用;多措並舉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集中整治農藥廢棄物及殘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重點農業技術推廣力度……
  在一系列政策標準和方案措施的指引下,如今,全國多地已經打響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戰役,如:湖北深入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農用薄膜、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示范區。
  此外,江蘇無錫農業部門全方位“狙擊”各類污染,在畜禽污染治理中引入GIS地理定位系統,推廣全新的水產生態養殖模式以嚴控水產養殖污染,在蔬菜生產中通過綠色防控來減少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796.html

環保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三階段實現行業騰飛

竹北通水管
新竹油漆
新竹防水
新竹抓漏
竹北木工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顯示出黨中央對環保產業的高度重視,大氣、水、土壤等領域將迎來多重利好。在未來的發展上,環保產業要延長產業鏈條,從以污染防治為主向系統化、生態化綜合治理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轉變。
環保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三階段實現行業騰飛
  “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十九大報告用“壯大”一詞描述環保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在業界不少人士看來,環保產業受到如此高的重視,意味著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十九大報告將給環保產業帶來哪些利好?對工業企業來說,又面臨著哪些挑戰?環保企業又該如何提前佈局呢?
  環保產業註入新動力,迎來黃金機遇期
  “十九大報告以‘生命’為喻,足以顯現出黨和國傢對生態環境和綠色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這必定會帶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的深刻調整。”全國人大代表、永清環保集團董事長劉正軍透露,可以預見,“十三五”期間將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在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發展需求、社會關註將越來越大,環保產業完全可以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夥人薛濤認為,十九大報告用“壯大”來形容環保產業,也說明瞭國傢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環保產業不僅是實現綠水青山的有力支撐,還能支持經濟發展促進就業。
  除“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十九大報告還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等內容。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認為,這為當下環保與新能源產業註入新動力,並為行業企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當然,機遇與挑戰並存。在薛濤看來,環保產業應和其他被治理的工業領域一樣,用環保監管的持續到位來促進環保產業競爭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機制,讓環境保護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否則,環保企業還繞不開唯關系、唯低價的競爭怪圈,技術升級、管理升級、品牌升級等促進環保產業內在變革的多個重要抓手也無從談起。
  對在環保產業領域跌爬滾打多年的劉正軍來說,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更大挑戰之一,是技術創新。“先進的技術是環保企業發展的根本和直接驅動力,也是企業打開市場的敲門磚。隻有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才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工業企業要更重視環保,環保企業應提前完成佈局
  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
  在和君咨詢資深合夥人李向群看來,環保監管日趨嚴格將成為常態,企業的環保行為將與企業征信等直接關聯。對於工業企業而言,隨著污染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長久以來因不考慮環境因素而形成的低成本優勢將被削弱,無力解決自身環保問題的散、亂、弱工業企業將逐步被淘汰。
  “在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現狀下,企業一定要有環保投入是正常投入的認知,才能適應十九大以後新的經濟環境。”柏美迪康環境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潛表示,工業企業要更加重視環保。
  工業企業感受到的是環境治理的重要性,而對於環保企業來說,下一步的佈局才更為關鍵。十九大報告透露出哪些市場信號?哪一細分領域將會崛起?
  “結合目前政府財力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個人判斷,未來3年環保治理的最大細分市場依然是工業治污領域、城市市政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污水、垃圾等)領域和城市小流域治理領域。”薛濤直言,其次才是需要財政大量投入的農村環境治理領域,至於土壤修復領域,“十三五”期間想迎接類似水治理那樣的萬億市場規模,可能性很低。
  李向群認為,根據十九大報告有關內容,污染排放標準將會進一步提高,預計三到五年內提標改造市場可能再度興起。此外,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是一個新命題,與傳統流域治理有一定區別,或將開啟一個新市場。
  十九大後的環保產業發展路徑
  “十九大報告提出瞭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3個階段目標,既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瞭時間表和路線圖,也為環保產業明確瞭各階段的重點任務。”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政策研究與信息部主任李寶娟表示。
  第一個階段即從現在到2020年。在李寶娟看來,這一階段環保產業的核心任務,就是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充分有力的技術物質保障,重點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包括火電和非電行業的脫硫脫硝治理、城市和農村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理處置等領域,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和治理服務。
  第二個階段即從2020年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李寶娟認為,這一階段環保產業要延長產業鏈條,從以污染防治為主向系統化、生態化綜合治理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轉變,從以提供污染防治產品為主向提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生態產品和綠色產品過渡,強化從生產到消費領域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的綠色技術創新,實現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技術水平與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第三個階段即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李寶娟表示,這一階段將全面實現環保產業自身的綠色化、現代化和國際化開放發展,與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發展,躋身世界環保產業強國。
  原標題:十九大報告向環保市場釋放多重利好信號

source: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