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海洋下潛藏著看不見的危機,被遺棄的漁具正以驚人速度扼殺海洋生態。這些被稱為「幽靈漁具」的廢棄漁網、魚線和捕撈裝置,每年導致超過10萬隻鯨豚、海龜等大型海洋生物死亡,數量遠超過鯊魚攻擊造成的傷亡。
根據國際組織統計,全球海洋中約有64萬噸幽靈漁具,相當於5萬輛雙層巴士的重量。這些人造陷阱在海底持續發揮殺傷力,平均需要600年才能完全分解。台灣周邊海域同樣面臨嚴重威脅,東北角與澎湖海域經常發現纏繞海洋生物的廢棄漁網。
幽靈漁具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的持續性殺傷。漁網隨著洋流漂移,形成移動的死亡陷阱。金門海域曾發現一隻瀕危的綠蠵龜,身上纏繞的漁線已深深勒入龜殼。海洋學者指出,這類案例在台灣沿海每年超過200起。
漁業廢棄物問題在台灣特別嚴重。環保團體調查發現,近海作業的小型漁船經常因成本考量,直接將損壞漁具棄置海中。這些尼龍材質的漁網強度高、不易分解,成為海洋生物的致命威脅。
解決幽靈漁具需要多方努力。部分國家已立法要求漁船回收漁具,台灣也開始試行漁網回收獎勵計畫。民間組織則發起潛水清除活動,去年在墾丁海域就清出超過3噸海底垃圾。
消費者也能發揮影響力。選擇獲得永續海鮮認證的水產品,支持負責任的捕撈方式。減少塑膠製品使用,從源頭降低海洋垃圾產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守護這片藍色家園。
【其他文章推薦】
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
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
自行創業缺乏曝光? 網頁設計幫您第一時間規劃公司的形象門面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