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倍的跨越:從“一二三”到“二三一”

冷氣機清洗
洗冷氣機
清洗冷氣機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400倍的跨越:從“一二三”到“二三一”改革開放四十年林業產業轉型發展之路“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18年,正是這樣一個特殊年份。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經濟迅速蓬勃的40年;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書寫奇跡的40年。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79.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13萬億元,規模擴大近400倍,年平均增速達16.14%,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14.5%的平均增速。40年來,我國林業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2年的63:32:5逐步調整為2017年的32:48:2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呈現“一二三”向“二三一”演變的趨勢。40年來,我國竹材、人造板、地板、木門、傢具、松香以及經濟林產品產量世界第一,已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國。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呈現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特色產業迅速崛起,新興產業方興未艾。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落後走向先進,從固封國內走向世界舞臺,實現瞭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細觀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變化:1994年突破千億元,達到1337.5億元;2006年突破1萬億元,達到1.07萬億元;2010年突破2萬億元,達到2.28萬億元;2011年3.06萬億元、2013年4.73萬億元、2014年5.4萬億元、2016年6.49萬億元、2017年7.13萬億元。從百億元到千億元歷時16年,從千億元到1萬億元歷時12年,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歷時4年,從2萬億元到3萬億元僅用瞭1年時間。此後幾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幾乎是以每年1萬億元的速度在增長。這條持續躍升的曲線,就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的增長軌跡。40年,很多產業從無到有、從大到強,林業產業實現瞭一次又一次歷史性飛躍(圖一)。(圖一)1978年-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單位/億元)40年來,林業產業為國傢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瞭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林化產品、木本糧油、花卉、森林旅遊服務等在內的大量物質產品和非物質服務,不僅為社會生產提供瞭重要的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滿足瞭生活消費,而且有力支撐和促進瞭相關產業發展,創造瞭大量就業機會,在保障國民經濟、帶動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作出瞭重要貢獻。
林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2年的63:32:5逐步調整為2017年的32:48:20,並計劃到2020年,將林業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7:52:21。林業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第二產業產值占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比重超過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產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結構由“一二三”向“二三一”轉變。(圖二)這是林業制造業從低端向高端的升級,是生產要素從簡單的資本、勞動力等初級投入向技術、服務、管理等高級投入的提升,是發展目標從滿足基本需要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演進過程。(圖二)2002年-2017年全國林業一二三產業產值(單位/億元)我們也要看到,2017年我國林業產業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為68%,世界發達國傢一般超過70%,甚至高達90%以上。林業第二產業是所占比重最大的產業,是林產品最豐富的產業,也是把小品種做成大產業的優勢所在。第三產業產值所占比重不高,反應瞭我國林業產業整體結構水平還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國林業第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超過萬億元的林業支柱產業分別是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業和以森林旅遊為主的林業旅遊與休閑服務業,產值分別達到1.4萬億元、1.3萬億元和1.1萬億元。第三產業中的林業旅遊與休閑服務業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2017年林業旅遊和休閑的人數達到31億人次,發展勢頭強勁,森林旅遊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林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我國把“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優化第二產業結構,快速健康發展第三產業”作為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任務。加快發展以森林康養、生態文化產業、林業會展為主的林業第三產業,不斷提升以木材及經濟林產品加工業、林產化工業、木漿造紙業為主的林業第二產業發展水平,堅持把提高森林質量作為林業第一產業發展的關鍵。40年來,林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品系列化、品牌化發展加快,終端消費品比重大幅提高,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規模以上林業企業大量湧現,林業企業活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林業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經過40年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林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林業產業發展模式由資源主導型向自主創新型、經營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產業升級由分散擴張向龍頭引領轉變,產業結構呈現“一二三”向“二三一”演變的趨勢。
在改革大潮中,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無疑是其中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更是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石。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讓我們將更多的目光投註到林業產業上,推動我國由林業產業大國向林業產業強國邁進,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調整。讓林業產業在競爭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9.html

三江源國傢公園啟動黃河源頭雪豹調查活動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近日,三江源國傢公園管理局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啟動黃河源頭雪豹調查活動,以填補三江源地區相關調查空白,推動學界進一步瞭解掌握當地雪豹的分佈狀況。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雪豹連片分佈最集中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在政府支持下,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等組織機構同政府生態部門密切合作,在長江源頭及瀾滄江源頭發現大量雪豹活躍記錄,有力推進瞭學界研究該物種的進程。
根據北京大學、三江源國傢公園管理局等機構近期聯合發佈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研究報告,長江及瀾滄江源頭部分已調查區域的雪豹分佈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近3隻。在距離黃河源頭200公裡左右的阿尼瑪卿雪山周邊,科研人員在短短兩年內拍攝到瞭500餘張雪豹相關影像。
“依照前期研究來看,目前尚為雪豹調查空白區域的黃河源頭很可能是連接昆侖山及三江源頭各地雪豹的核心廊道之一,對於種群交流擴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自然基金會雪豹保護專傢何兵介紹,今年10月下旬,科研人員在黃河源頭區域進行實地調查時找到瞭雪豹的糞便和刨坑,在入戶訪談時,一些牧民也提供瞭相關印證信息。
何兵說,通過今後在黃河源頭地區進行長期持續的雪豹調查,研究人員將逐步確定當地的雪豹種群數量、分佈密度及生存狀況。
“目前,國內相關科研人員正一同努力填補三江源地區的雪豹調查空白,不斷擴大調查區域面積。”長期在三江源地區進行野外實地調查的北京大學博士後肖凌雲說,此舉有利於學界進一步掌握整個三江源地區乃至全球的雪豹種群現狀,更加瞭解雪豹的物種習性。
肖凌雲說,依照學界專傢2017年在吉爾吉斯斯坦國際雪豹峰會上達成的共識,全球12個分佈有雪豹的國傢需完成對20%雪豹棲息地的生態本底調查,最終才能估算出相對準確的全球雪豹數量及物種密度。(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6.html

全國整體推進精準脫貧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當前,全國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已經到瞭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
在這場戰役中,林業和草原成為生態扶貧的主戰場。那麼,林業和草原在生態扶貧方面作瞭哪些貢獻?取得瞭哪些成果?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
11月16日,國傢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扶貧暨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工作會議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召開,來自政界、金融界、學界、商界等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林業和草原生態扶貧工作展開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探討和展示。貴州省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陜西省林業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雲南怒江州人民政府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暢談各地生態扶貧工作。
貴州實施十大林業工程 全面助力生態脫貧
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黎平
貴州是西部地區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山區省,其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山區,多數是林農。林業是聯結百姓富、生態美的橋梁和紐帶,貴州林業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特殊的使命。近年來,貴州立足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十大林業扶貧工程,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瞭貴州林業的智慧和力量。
國土綠化扶貧工程。圍繞2020年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60%的目標,貴州掀起瞭大規模國土綠化高潮,大力實施工程造林、全域開展四旁綠化,重點實施貧困地區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5年來共實施工程造林2896萬畝,累計財政投資達405億元,其中近80%的工程投資轉化成項目區群眾的勞務收入,實現瞭國土綠化投資拉動項目區群眾脫貧。
退耕還林扶貧工程。貴州堅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將退耕與脫貧、還林與培植後續產業持續增收相結合,集中在重點貧困區域實施退耕還林707萬畝,工程總投資達110億元,工程直接和間接補償給貧困群眾資金達85億元以上。
生態護林員扶貧工程。國傢出臺生態護林員政策後,貴州共爭取到生態護林員崗位6萬個,直接帶動25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同時,貴州公益林、天然林、未成林造林地和森林防火等森林管護措施共提供瞭2萬餘個護林崗位,人年均管護補助達8000元以上,直接帶動4萬人以上實現增收脫貧。
生態補償扶貧工程。貴州共有公益林8940.54萬畝,涉及農戶500餘萬戶,歷年來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貴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57.84億元,目前每年兌現給農戶的政策性補助資金達10.98億元。經測算,2017年貴州公益林補償資金給予貧困人口戶均補償427元,人均補償達107元。
林業產業扶貧工程。貴州制定瞭《貴州林業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出臺瞭《關於推進全省林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貴州省十大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關於綠色金融助推林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並與7傢金融機構簽訂瞭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支持林業改革投資4000億元。省級財政每年劃撥3000萬元林業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貧困地區林業產業發展。2017年,貴州林業總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帶動貧困地區就業135.9萬人,林下經濟帶動12.35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914元。
森林生態旅遊康養扶貧工程。貴州素有“公園省”之美譽,全省有106個林業自然保護區、105個國有林場、95個森林公園、54個濕地公園、40個國傢級森林康養基地、32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森林景觀資源十分豐富,特別適合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產業。貴州重點打造荔波茂蘭、銅仁梵凈山、赤水丹霞、施秉雲臺山、遵義天鵝堡、石阡佛頂山等森林旅遊景區和森林康養基地,實現森林旅遊井噴式增長。2017年,全省森林旅遊1.42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58.78億元,帶動92.04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241元。
此外,貴州還在林業“三變”改革、人工商品林贖買、森林碳匯交易、精品林業等方面實施林業扶貧工程,加強生態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和監督執紀問責,著力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努力形成林業市場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將貴州豐富的林業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促進貧困人口在生態建設中增收脫貧、穩定致富。
廣西打好林業特色產業脫貧攻堅戰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 陸志星
近年來,廣西依托油茶、林下經濟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林業特色產業富民行動”,截至2017年,全區54個貧困縣林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17%,油茶種植面積達540萬畝,占全區的79%,林下經濟產值達464億元,同比增長25.5%,林業產業在54個貧困縣的覆蓋率達80%,初步統計林業產業發展直接帶動約40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希望在山、潛力在林。廣西將以油茶“雙千計劃”“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為抓手,創新扶貧載體,完善機制建設,進一步發揮林業脫貧攻堅主產業、主陣地的優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高位引領,科學構建產業扶貧工作機制。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將林業產業作為貧困地區縣級“5+2”特色產業、村級“3+1”特色產業的重點內容,突出將油茶產業、林下經濟作為產業扶貧的重中之重,提升到打造兩個新的千億元產業的戰略高度。推動優化頂層設計,廣西印發《加快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促進廣西林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脫貧攻堅特色種養業培育實施方案》等,逐級推動實施林業產業扶貧攻堅戰,統籌優化貧困地區油茶、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佈局,力爭到2020年,油茶、林下經濟等產業再帶動超過50萬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創新突破產業扶貧資金瓶頸。一方面傾斜安排財政資金,55%以上的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資金用於支持54個貧困縣發展油茶、林下經濟產業,廣西財政分別設立油茶、林下經濟產業專項資金,2016以來共計下達3.53億元,64%以上的資金傾斜安排到54個貧困縣。一方面引入金融資本,分別和國開行、農發行、農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累計獲得授信額度800億元,近70%可優先用於貧困地區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加強政銀企對接,充分利用全區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平臺,制定重點支持的油茶、林下經濟經營主體名錄。2016年以來共發放中央財政貼息1.8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近62億元進入林業產業扶貧領域。同時,降低林地使用成本,對於社會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貧困戶建設在林地、草地內,特定用於實施扶貧脫貧工作的畜禽養殖設施、采後處理設施、初加工設施等,在“十三五”期間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復費。
示范帶動,持續提升產業扶貧工作實效。2016年以來,貧困地區建設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園120個,貧困人口每畝增收超過2000元,建設“產業富民”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11個,抽樣調查顯示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超過1800元。新建81個林業科技示范基地,創建各級現代特色林業示范區54個,選派林業科技特派員368人次,帶動培養一批“土專傢”“林秀才”。積極發揮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六萬林場、大桂山林場等發展油茶種植加工、林下經濟產業的帶動效應,給貧困地區帶來可看可學的林業產業扶貧樣板。
強化利益聯結,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增收脫貧。2016年以來,廣西新增國傢級、自治區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30多傢,新增油茶、林下經濟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多傢。探索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村兩委+合作社+農戶+基地”“油茶扶貧產業園”等新模式。開發“八桂小林通”APP,成立區直國有林場林下經濟聯盟,借助全區林下經濟、油茶產業協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及廣西“空店”銷售平臺,推動實現產品變產值、資源變資產。
陜西扶志+扶智 增強脫貧後勁
陜西省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薛建興
越到後期,精準脫貧難度越大。生態扶貧要想可持續,既要扶志也要扶智,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為紮實推進陜西生態脫貧工作,堅決打贏生態脫貧攻堅戰,陜西林業註重扶志扶智,拓寬就業渠道,持續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林業生態建設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生態循環產業,培育和引進涉林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人口從林業產業發展中持續增收。
創辦《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山區林區群眾普遍存在政策不清、技術不懂、動力不足等問題,特別需要一學就會、一用見效的實用技術技能培訓。陜西與農林衛視聯合創辦瞭全國首檔生態脫貧扶志扶智欄目《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農林衛視是全國唯一從事農林科技推廣普及的電視頻道,覆蓋全國農村地區。實踐證明,陜西創辦的《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憑200萬元的小投資,把生態脫貧政策信息、實用技術技能、致富典型經驗送到瞭全國5億多農民身邊炕頭,在全國生態脫貧扶志扶智工作中發揮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其中,在欄目設置上“求精準”,堅持“做給林農看、教會林農幹、幫著林農賺”理念,充分征求林業一線幫扶幹部、基層技術推廣人員和涉林企業、合作社業務骨幹的意見,緊緊圍繞陜西“3+X”特色產業脫貧體系,突出陜西花椒、核桃、紅棗、油用牡丹、元寶楓、林麝等林業特色優勢產業,科學設置“技術普及、致富典型、政策解讀、林特產品、專傢解答”五大版塊,欄目設置貼近群眾、突出精準。在質量保障上“下功夫”,堅持“政策解讀找權威、技能傳授找專傢、典型帶動找能人”思路,積極協調爭取,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原陜西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做客欄目宣講脫貧政策,中國林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45位專傢學者現場連線講解實用技術,30多名以林致富能人親身講述脫貧致富經驗,欄目質量得到切實保障。在落地見效上“出真招”,堅持“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邀請中央電視臺、陜西日報等30餘傢中省新聞媒體宣傳推薦,網站、微信、微博同步轉發。欄目共制作98期,每周固定播放9次,累計播放300餘次,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9億多人,農村人口近5億,收視率穩居農林衛視各欄目之首。同時,整合林業培訓資源,加強跟蹤服務指導,印發《關於加強貧困地區林業培訓工作的意見》,累計培訓27.3萬人次,確保貧困群眾瞭解脫貧政策、掌握脫貧技能、學習脫貧典型。在資源利用上“最大化”,堅持“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原則,根據各方實際需求,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在資源利用上謀求最大、最廣泛的實效。
實施“五個一批開放”工程。山區林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生態建設的主陣地,林業部門具備讓貧困群眾實現傢門口就業增收的優勢和條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陜西省林業局啟動實施“五個一批開放”工程,即向貧困人口開放一批森林公園、一批國有林場、一批花木園、一批林業管護站、一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通過增設護林員、生產員、安全員、保潔員,山貨特產經營攤位等公益性崗位和經營場所,拓展就業增收渠道,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陜西首批開放的170個林業基層單位,開發公益崗位1859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859名,人均增收5531元,帶動貧困人口4262名。按照計劃,到2020年陜西將開放500個林業基層單位,吸納5000名以上貧困人口就業,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新疆履職保護綠水青山 盡責助推脫貧攻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廳長 祖麗菲亞阿佈都卡
南疆四地州是國傢確定的脫貧攻堅“三區三州”之一,是新疆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多年來,新疆依托國傢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將發展特色林果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戰略性措施,培育形成瞭1500餘萬畝的環塔裡木盆地優質特色林果基地,踐行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瞭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2018年,全疆林果種植總面積1856.89萬畝(不含兵團),預計果品產量780萬噸、產值577億元。其中,南疆四地州林果業收入已占到農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主產區個別縣市突破瞭50%,特色林果業已經成為南疆覆蓋范圍最廣、惠及人口最多、發展潛力最大的脫貧產業。
新疆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產業佈局規劃引導,在政策資金上重點向優生區和適生區傾斜,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瞭以紅棗、核桃、香梨、杏、蘋果、葡萄六大樹種為主,早、中、晚熟搭配,鮮、幹、仁用組合的特色林果佈局結構。在加快推進基地建設中,各級各部門勇於創新,探索出紅棗“播種”、核桃“秋栽”等一系列革命性新技術、新辦法、新途徑,做到瞭早豐產、早見效,確保特色林果業實現大發展、形成大產業。
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新疆培育形成瞭以地州、縣市為主體,鄉鎮為紐帶,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為網絡的區、地、縣、鄉、村五級林果技術服務體系。建成地、縣、鄉、村四級林果科技示范園1538個,總面積達到瞭32.1萬畝,基本做到瞭每鄉都有一片示范園、村村都有一個示范點。建立和完善瞭領導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民技術能手三級培訓體系。
加大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優惠政策扶持力度,引進培育中糧集團、匯源果汁、新疆果業等一批帶動力強的果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各類資本進入特色果品加工領域,打造生產、保鮮、儲運、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提高果農栽培管理水平。支持企業、合作社建設有一定規模的貯藏保鮮設施,重點發展現代化氣調保鮮、冷藏保鮮,形成果品貯藏保鮮集群優勢。截至目前,全疆果品貯藏保鮮與加工企業達到515傢,其中自治區級以上龍頭企業81傢,年加工果品能力突破300萬噸。
加大果品推介力度。2018年,在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升格為“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僅3天就現場達成180項購銷協議,協議金額達15.2億元。通過援疆機制,大力推廣浙江省“疆果東送”“十城百店”、北京市“百店專櫃”等成功經驗。打造果品“金字招牌”,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著力推動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協同發展。規范品牌創建和宣傳,扶持打造瞭“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紅旗坡蘋果”等一批林果品牌,探索出品牌強農的發展之路。
頂層設計、高位推動是做好林業扶貧工作的堅強後盾,精準發力、跟蹤問效是做好林業扶貧工作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新疆先後出臺《關於加快特色林果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南疆特色林果產業競爭力的指導意見》《22個深度貧困縣市三年林業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為推進特色林果業發展提供瞭政策保障。還派出工作組逐一督查扶貧項目建設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逐人核實貧困戶身份和建檔立卡情況,做到精準到戶到人,確保林業扶貧政策、項目、資金、措施的落地見效。
怒江特色林果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雲南省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娜阿塔
怒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全國唯一集邊疆、民族、山區、宗教、貧困為一體的傈僳族自治州,既沿邊又涉藏,有長達450公裡的國界線,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怒江林業用地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86.77%,森林覆蓋率達75.31%,貧困發生率高達38.1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屬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怒江是雲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先行地,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是事關怒江能否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小康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在國傢和雲南省的大力支持下,怒江把生態護林員作為推動生態脫貧的切入點,精準聚焦深度貧困鄉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努力探索獨具怒江特色的“生態護林員+”的生態脫貧模式和路子。2016年以來,國傢林業和草原局領導先後三次深入怒江開展專題調研,提出打造怒江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的指示。在國傢林業和草原局的指導下,雲南省林業廳與怒江州共同編制瞭《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方案》做出“既利當前,亦利長遠,抓好落實,久久為功”的重要批示,充分體現瞭國傢對怒江生態扶貧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截至目前,國傢和雲南省共安排怒江生態護林員指標1.19萬名,下達的指標數居全國和雲南省之首。實際選聘1.36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4.8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占全州貧困人口的30%。
精準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以一項職能發揮好“七大員”作用。怒江精準落實生態護林員各項政策:堅持嚴格選聘、創新管理模式、劃分森林管護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監督檢查、開展技能培訓。生態護林員作為一支由貧困人口組成的脫貧攻堅林業隊伍,在怒江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中被賦予多重使命,發揮瞭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是發揮護林員作用,保護好怒江1898.35萬畝森林資源安全。二是發揮技術員作用,掌握產業技術,逐漸成長為林業技術推廣員和土專傢。三是發揮巡邊員作用,近兩千名生態護林員巡護著450公裡邊境線生態安全,同時起到瞭“一名生態護林員就是一名哨兵”的守邊護邊作用。四是發揮帶頭員作用,生態護林員脫貧後利用技術優勢積極帶動其他貧困群眾發展草果、核桃、漆樹、花椒、中藥材和中華蜂、獨龍牛、黑山羊等特色種養業,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五是發揮宣傳員作用,在開展森林管護的同時,以“傈漢雙語”宣傳形式,成為林業法律法規和扶貧政策宣傳的中堅力量。六是發揮應急員作用,發揮在自然災害預警預報、森林防火防控等方面的應急處置作用。七是發揮人力資源儲備員作用,為偏遠山區鄉村振興留住勞動力,儲備人力資源。
生態護林員政策在邊疆落地開花。隨著生態護林員隊伍的不斷壯大,森林火險、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等破壞資源案件大幅減少。目前,怒江林分平均蓄積居雲南省第一,森林覆蓋率居雲南省第二。2017年,怒江農民人均純收入5871元中林業占比達46%,逐步實現瞭在綠水青山中獲得金山銀山。全州生態護林員少數民族比例高達95.46%,1.13萬少數民族同胞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帶動瞭全國56個民族中傈僳族、怒族、普米族和獨龍族等4個少數民族脫貧,其中,對獨龍族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生態護林員全覆蓋,並在今年率先整族脫貧,兌現瞭黨作出的在脫貧道路上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莊嚴承諾。生態護林員讓全州三分之一貧困傢庭的勞動力走出傢門,走上公益崗位,其中557名傢庭婦女,已成為生態保護中亮麗的風景線。
怒江的實踐證明,國傢的生態護林員政策,有效解決瞭邊疆民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維系瞭祖國邊疆的安定團結,奠定瞭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貫穿瞭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始終。這是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實現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解決偏遠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扶貧惠民政策在怒江的完美詮釋和生動實踐。(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1.html

陳城:能源企業需制定數字化戰略應對未來挑戰

台中自助搬家
家事清潔服務
家事服務
家事服務台北
家事服務推薦
“新的變革力量正在顛覆能源市場。”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陳城在2018能源年會暨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表示,新的變革力量具體表現為:消費者積極參與能源生產消費;新進入者改變著能源價值鏈;分佈式能源、儲能和電動汽車改變著生活、生產方式;數字化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打破能源市場壁壘。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陳城正在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演講他認為,能源企業需要選擇合適路徑,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能源企業的戰略選擇要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定制資產組合、重新構想新能源業務、發揮現有最大潛能以及反思現有的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以下為陳城論壇發言主要內容:變革力量正在顛覆能源市場過去十年,能源行業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用一個詞概括的話,即“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來自外部市場環境。過去十年,我們經歷過原油價格高達125美元,也見證過原油價格跌至低谷―2016年的25美元,125美元到25美元跌瞭五分之四。從2017年開始,我們在原油上行的軌道上,以為掌握原油的規律。出人意料的是,過去30天原油價格跌掉瞭20美元/桶。海峽對面的特朗普對整個世界經濟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回顧過去,在原油價格波動下,能源企業的投資回報表現不一:其中一體化石油公司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表現最佳,而上下遊石油公司都是市場追隨者。外部環境之外,還有企業的內部變化。埃森哲把過去十年發生的變化概括為四個變革力量。一、能源消費革命,消費者積極參與能源生產、消費。對於發電企業來說,未來面對的客戶不僅僅國傢電網和南方電網,未來面對的客戶將會越來越多元化。二、能源生產革命,新進入者改變著能源價值鏈。用三個字母來代替即IPP,獨立發電廠。IPP就是可替代的、第三方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門檻相對比較低。可再生能源有時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於是形成瞭比較標準化的投資,使得能源生產者發生變化。三、分佈式能源的變化。分佈式能源最重要的概念,在於一個網狀結構把能源的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能源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能源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在一個較小區域中進行勾連,進而產生全新的商業模式。四、數字化技術,這是對於買賣雙方的變化。數字技術對於前瞻者、每傢企業的前中後臺都發生革命性改變。所有行業正在發生顛覆式變化,主要是過去幾年技術的變化,以及技術給每個行業帶來的變化,未來還會持續變革。曾幾何時,企業一直以發電資產的規模引以為傲,但是當火電利用小時數越來越低,一些傳統火電的發電資產慢慢變成累贅。而新能源企業特別是風電、光伏企業,開始擔心政府會不會履約?擔心資產會不會有人接盤?制定數字化戰略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在競爭格局下,能源企業需要選擇合適路徑,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共有4種應對方式:定制資產組合、重新構想新能源業務、發揮現有最大潛能以及反思現有的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其中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選擇定制資產組合,對現有的資產進行多元化,而這恰恰是外來攪局者更容易進入的領域,會迅速產生一些冗餘。反思現有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是對於現在資產、資源進行重新排列,然後以一種新的方式來運營,包含新的組織、新的流程、新的技術,搭建一個新的生態,把現在資產進行排序。相對門檻較高,比較依賴於原先已經積累的專業能力。所有能源企業的轉型道路概括起來5條道路,分別是設備智能化、數字化勞動力、物料處理、過程自動化、環保意識的工廠。其中過程自動化到整個需求驅動的生產過程非常漫長,有賴於其他幾條道路。五年前講數字化的時候更多是喊口號,但時至今日,數字化已經為很多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總之,數字化還是一個投入過程,必須講究策略。過去十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思維,叫互聯網思維。但是現在回頭想,互聯網思維中有一些想法,比如大量講流量賦能,過去強調規模所產生贏傢通吃的效果,造成OFO互聯網曇花一現。但是互聯網思維接近迭代思維,以較小成本,切中要害的方式,迅速把產品推到市場上,不斷累計消費者對於它的反饋,進行產品迭代。而數字化中需要戰略,與此同時,概念中進行驗證,找到最佳價值,然後慢慢進行擴展。對企業不確定性可以做準備,而外部環境對企業革新來說是壓力,真正要對未來做好準備,更重要是從內部找到動力,在內部建設能力。所謂動力,就是把舒適區留給下一代。而能力是組織自然培養自發的原生的能力,還是跟外部市場進行對接,迅速建設的能力,這是要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未來所有企業將站在更大的平臺上,不僅僅是依靠規模,更多是依靠技術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因此,能源企業需要制定數字化戰略,改造核心業務,投資新能力,重塑市場競爭優勢。(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0.html

推進環保設施開放,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為進一步擴大設施開放工作的影響,北京市以今年3 月和“六五”環境日集中開放為契機,精心準備並加強宣傳,努力擴大環保設施開放工作的社會影響。”2012 年以來,在原環境保護部宣教司和宣教中心的指導下,北京市陸續評定瞭3 批共38 傢環境教育基地。在評定環境教育基地的同時,北京市大力組織推進環境教育基地向公眾開放。通過這些年的開放,充分地認識到這項工作促進瞭公眾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提升瞭公眾對企業和政府的信任度,增強瞭公眾理解、支持和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同時也促進瞭各個環境教育基地的健康發展。01 深刻認識開放意義,高度重視開放工作2017 年,按照原環境保護部宣教司的部署,由北京市環保局牽頭、市水務局和城市管理委共同配合,北京市基於環境教育基地的工作基礎並主動擴大范圍,精心篩選瞭5 傢環保設施試點企業對公眾開放。這其中有目前亞洲最大的全封閉地下再生水廠——槐房再生水廠,這座再生水廠位於地下,地面是景觀濕地,收集處理北京中心城區西半部大部分污水,每年可以生成兩億立方米再生水。日處理3000 噸垃圾的首鋼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試點開放之列,這是一座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年發電3.8 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14 萬噸,這座設施的對外開放,讓垃圾焚燒這一處理工藝和過程全面真實地展現在公眾面前,其科學性、安全性改變瞭市民以往對垃圾焚燒的認知。另外三傢開放單位華新綠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也都各具特色,在向公眾開放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專業設備、專人講解、工藝流程、圖文介紹、互動活動等方式,將電子垃圾拆解、環境監測、垃圾變廢為寶等內容,客觀、系統地展示給公眾。中國兒童中心小朋友走進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環保設施對外開放,使參觀者成為義務宣講員,他們親身體驗、實地瞭解,回去在傢人、朋友和鄰裡間講述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更接地氣、更具有感染力。我們在設施開放的實踐中切實感受到這項工作為提高公眾的環境責任意識和環境道德素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群眾基礎。02 精心組織設施開放,宣傳擴大開放影響今年以來,北京市5 傢試點開放單位到目前共接待社會各界人士參觀900 多批次26000 餘人,但是對於擁有2000 多萬常住人口的北京市來講,作用還十分有限。為進一步擴大設施開放工作的影響,北京市以今年3 月和“六五”環境日集中開放為契機,精心準備並加強宣傳,努力擴大環保設施開放工作的社會影響。中關村科技園區各企業負責人走進華新綠源。一是制定集中開放活動實施方案,部署預熱宣傳。為配合各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的活動,力爭讓更多的市民朋友走進環保設施開放企業,活動前,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聯合各開放單位,制定瞭詳細的開放實施方案和宣傳預熱方案,通過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環保北京”“京環之聲”微信、微博平臺提前介紹5 傢試點開放單位的基本情況、特色亮點以及參觀預約方式,做好前期服務工作,動員市民前往參觀。
二是加強現場宣傳,首次使用微博直播。在開放活動期間,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派出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督導,聯系北京電視臺等多傢媒體現場采訪。值得一提的是,還首次通過“京環之聲”微博平臺對開放活動進行瞭現場直播。三是總結活動經驗,全方位報道宣傳。通過電視、網站、微博、微信、報紙、雜志開展全方位報道,共刊發稿件59 篇。其中《中國環境報》發稿2 篇,《環境教育》雜志1 篇,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專題5 期,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環保北京”6 篇,“京環之聲”網站、微信、微博平臺發佈共45 篇。四是整合資源,進一步提升效果。為進一步提升開放效果,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努力將開放工作與日常各項宣傳工作相互融合。例如今年4 月份,我們在對近百傢社會環保組織、志願服務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專題培訓時,將參觀槐房再生水廠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參觀結束後,學員們普遍表示,這次參觀契合瞭當前北京市的環保形勢和環保需求,內容針對性強,深刻感受到政府治理環境的切實舉措和堅定決心。03穩步推進環保設施向特定受眾開放下一階段,北京市將繼續紮實穩步推進環保設施對外開放工作。一是全面推進開放工作,實現具備條件的設施向公眾開放的目標。按照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的部署,北京今年將完成5個區,2019 年完成11 個區,2020 年完成全市16 個區的四類設施對外開放工作。二是探索向特定受眾開放,深化開放效果。加大針對中小學教師、社區居委會幹部、街道、鄉鎮環保工作人員、社會環保組織等特定受眾的開放力度。這些群體影響力強,能夠在增強周圍人群環保意識、共同參與環境保護中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三是充分發揮環保設施作用,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結合北京市開展的環保兒童藝術節、中小學環保演講比賽、生態環境教育進課堂等工作,促進更多的中小學生走進開放單位,促進開放單位走進學校,同時積極推動環保設施開放納入市教委的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范圍,推動開放單位成為學校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實踐基地,使四類設施在北京市的生態文明教育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作者為北京市環保宣傳中心主任)(編輯;Nicola)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064.html

紮實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從2013 年起,江蘇就啟動“帶著公眾看環保”活動,選擇部分環境監測站以及污水、垃圾、電子廢棄物處理設施作為開放點,組織公眾深入其中,學習環保知識,感受環保變化。”面向公眾開放環境保護設施,是落實《環境保護法》,擴大環境信息公開,引導公眾參與和監督環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環保科學知識、展示環保發展成果,把環境教育課堂搬到現場的生動實踐;也是帶領公眾親歷環保,進而促進瞭解、消除隔閡,緩解環保“鄰避”效應的有效辦法。唯有瞭解,才能信任。在當前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響、長期積累的環境矛盾逐步爆發、生態環保工作壓力倍增的大背景下,公眾的廣泛支持與理解更顯彌足珍貴。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入貫徹,近年來江蘇的治污減排力度前所未有,建成一大批環境基礎設施。為瞭方便公眾零距離觀察,從2013年起,江蘇就啟動“帶著公眾看環保”活動,選擇部分環境監測站以及污水、垃圾、電子廢棄物處理設施作為開放點,組織公眾深入其中,學習環保知識,感受環保變化。據統計,全省已累計組織公眾開放活動1300 多場,參觀人次超過7萬人,僅江蘇環保微博就直播瞭16 場,網上圍觀人次超過1000 萬,這為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長效化、制度化奠定瞭紮實基礎。去年4 月,原環境保護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後,江蘇省認真貫徹落實,切實在“四個用”上下功夫。2013 年,江蘇啟動公眾看環保活動。顧宇輝/ 攝第一,用心組織。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工作,在《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做出明確部署,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等重要會議上提出明確要求。江蘇省生態環保、住建部門聯合下發相關文件,就組織領導、開放內容、實施步驟、輿論宣傳等做出具體安排,建立三個聯動機制,增強推進合力。一是部門聯動。聯合教育、宣傳、團委、婦聯等部門,將開放工作與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工作緊密結合,更大面上廣泛發動;二是企業聯動。組織環保設施運營企業現場觀摩、相互學習,提升開放意識和整體水平;三是政社聯動。培育一批環保志願者作為公眾開放的講解員,提供長期志願服務;發動環保社會組織參與其中,並通過環保公益項目小額資助等形式給予鼓勵和扶持。目前,江蘇已在全省確立40 個開放點,實現13 個設區市全覆蓋。
第二,用力培育。為瞭學有樣板、典型引路,江蘇首先選擇5 傢技術先進、參觀便捷、配有獨立環保教育場地的單位,作為全省開放示范點和特色環境教育基地,從參觀預約、開放路線、內容講解、安全保障等各個環節,加以精心指導和培育。這5 傢示范點先後投資近700 萬元改造參觀通道、美化廠區環境。11 月9 日,光大環保國際以江蘇為起點,宣佈全國所屬77 傢企業整體開放,將每月第一個周六定為公眾開放日,起到瞭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南京凱燕電子有限公司在做好開放、接受監督的同時,還按照“公眾請進來、員工走出去”思路,與省環保宣教中心合作,搭建“e 環保·易回收”電子廢棄物微信預約回收平臺,引導公眾參與綠色回收,讓電子廢棄物安全“回傢”。第三,用功宣傳。配合公眾開放工作,江蘇省還同步開發制作瞭一系列生動有趣、貼近民眾的環保宣傳文化產品,廣泛傳播,放大效應。省環保宣教中心專題制作瞭《感知環保奧妙共建綠色傢園》5 集環保設施科普動漫視頻,開發瞭《凈水之旅》VR 體驗產品。南京市環保局專門配發瞭四類環保設施漫畫宣傳手冊。同時,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網站報刊等平臺,開展立體式、多視角宣傳,並鼓勵參觀人員通過自媒體播報體驗和感受。《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對江蘇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工作,進行瞭伴隨式采訪和深度報道,進一步擴大瞭開放活動的社會影響力。目前,江蘇正在制作“綠地圖”,把所有開放點和環境教育場館標識清楚,方便群眾獲取信息、就近參觀。公眾參觀光大發電環保設施。沈劍/ 攝第四,用情溝通。在開放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求各級生態環保部門和環保企業通過問卷調查、電話回訪等形式,註重收集公眾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增進互信。瞭解不瞭解大不一樣,溝通不溝通截然不同。今年,僅江蘇省首批開放的5 傢示范單位,就接受公眾預約參觀100 餘場,人數過萬。參觀的人群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中小學生,年齡最大的93 歲,年齡最小的不足5 歲。很多市民帶著孩子參觀垃圾焚燒發電廠,本以為臭氣熏天,口罩都隨身備著,但走進之後,都表示眼見為實,跟原來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一些顧慮也隨之消彌。
公眾參觀鐵北水質監測站。劉萍/ 攝生態環境宣教工作的本質就是思想引導和社會動員。用“群眾語言”講好“環保故事”,用“科學解答”代替“過激言論”,從而贏得輿論上的廣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對於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至為關鍵。所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把全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作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第一個大會,並通過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溝通橋梁,力求把“三個聲音”充分傳遞出去:一是把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聲音充分傳遞出去。做到“六個講清楚”,即把生態環保與發展的關系講清楚,把政府的經濟職能與生態環保的職能講清楚,把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責與社會各界的責任講清楚,把生態環保的短期目標與長期任務講清楚,把群眾期待與生態環境現狀講清楚,把當前生態環境管理水平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差距講清楚,形成相向而行、同頻共振的正能量。特別是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社會上出現瞭“環保搞垮經濟”等不當言論。對此,我們針鋒相對,明辨是非,廓清事實,反復強調生態環境部門堅決不搞“一刀切”,但對嚴重污染環境的違法企業必須“切一刀”;決不妖魔化任何一個行業和產業,但也決不允許“妖魔”打扮成“天使”,讓社會承擔污染成本,讓百姓吞下污染苦果。二是把環保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聲音充分傳遞出去。按照“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的方針,近期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陸續出臺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十條”、秋冬季大氣治理攻堅便民服務“十二條”、畜禽污染防治“規范九條”、綠色金融服務“三十三條”等一系列文件,並把每月第四周的周四定為全省統一的“企業環保接待日”,正在抓緊研究制訂企業環保信賴保護、標桿企業環保豁免、環保執法檢查頻次規范等辦法,把強化精準執法和正向激勵更好地結合起來。對這些措施,加大落實和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看到生態環境部門的戰略定力、服務精神和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三是把加強環保基礎工程建設、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聲音充分傳遞出去。坦率地講,當前生態環保領域確實存在管理粗放、不科學、不精準的問題,這與我們基礎工作不紮實、不牢靠有著很大關系。對此,我們聚焦環境標準、環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三項基礎性工程,分別編制瞭三個三年行動方案。其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江蘇省計劃到2020 年,在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七大重點領域投資1800 多億元,建設1600 多個項目,從根本上緩解污染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在此過程中,一些設施的建設可能面臨“鄰避”困擾。我們將把環保設施公眾開放作為重要措施,切實加強宣傳溝通、事前引導和信息公開,實施“友鄰”建設方案,推動項目順利進行。江蘇省將進一步推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制度化、規范化和長效化,提高生態環境宣教水平,不斷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氛圍。(作者為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編輯:Nicola)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063.html

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生態環境部 實現瞭“打通陸地和海洋”

台中自助搬家
家事清潔服務
家事服務
家事服務台北
家事服務推薦
柯昶: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傢上午好!很高興就“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關情況和大傢進行交流。首先,非常感謝大傢長期以來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持、參與和宣傳。首先,借此機會,向各位介紹一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簡要情況: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生態多樣,是國傢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實現人海和諧共生的根本要求和基礎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污染、海洋災害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碧海藍天、潔凈沙灘。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體系,修訂完善《海洋環境保護法》,啟動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管理等配套條例修訂;強化海洋生態保護,約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納入紅線管控范圍,海洋保護區總數達到270餘處;統籌推進綜合治理,印發《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2010年以來實施重大治理項目290餘個;切實提升基礎能力,建立國傢、省、市、縣四級海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年均佈設監測站位萬餘個;不斷強化執法監管,實現11個沿海省(區、市)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持續開展“碧海”專項執法等行動;持續加強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組織開展多類型主題宣傳活動,不斷深化海洋垃圾(微塑料)防治等領域國際合作,取得瞭積極成效。在上述工作基礎上,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整體企穩向好,局部區域生態系統得到修復恢復,但仍處於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峰期,生態退化和災害頻發的疊加期,仍面臨著諸多突出問題。此次黨和國傢機構改革,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生態環境部,設立瞭海洋生態環境司,實現瞭“打通陸地和海洋”。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從“監管者”的總體定位出發,明確“在制定政策規劃標準上發力、在抓好質量改善上發力、在強化監督執法上發力、在強化督察問責上發力”的總體思路,加快健全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強化督企和督政力度,逐步強化管理、能力、執法和技術支撐。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點多面廣,相關的背景材料已經提前發給大傢,具體我就不再展開瞭。另外,有一個情況向大傢通報一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已經國務院同意,將於近日由生態環境部、發改委、自然資源部三部門聯合印發,正在履行相關印發程序。(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058.html

“中法環境年”順利啟動 兩國將繼續加強在生態環保等方面合作

冷氣機清洗
洗冷氣機
清洗冷氣機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劉友賓:三、“中法環境年”順利啟動
2018年11月19日,“中法環境年”啟動活動在京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專門就“中法環境年”正式啟動互致賀電,從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高度對生態環保和氣候變化合作提出要求。韓正副總理會見來華出席啟動活動的法國國務部長兼生態與團結化轉型部長德呂吉。中法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雙方環境領域的合作。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於2015年發表元首級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促進達成《巴黎協定》做出重大貢獻。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共同見證簽署《中法2018-2020環境合作行動計劃》,勾畫瞭未來三年雙方生態環境合作的藍圖。近年來,中法雙方合作日漸緊密、活躍,兩國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上開展瞭長期友好交往與合作,內容涉及環境治理體系、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土壤污染修復、生活垃圾處理、環保產業合作等多個領域。下一步,雙方將繼續深化務實雙邊合作,落實好《中法2018-2020環境合作行動計劃》,加強在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三大重點領域的對話,依托兩國環保部門間合作行動計劃加以落實,舉行各類對話交流活動,鼓勵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相關企業參與,結合國際會議舉辦雙邊活動,積極推動有關多邊進程。很快雙方將舉行“中法環境年”指導委員會會議,推動具體合作活動。(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046.html

渤海治理范圍為渤海全海區和環渤海三省一市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華夏時報記者:請問渤海治理攻堅行動計劃有哪些具體的任務和舉措來保障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柯昶:這裡簡要地向大傢介紹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發佈後,將會有更為詳細的介紹和解讀,請大傢到時候關註。行動計劃確定開展四大攻堅行動:第一個是陸源污染治理行動,以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為重點,強化陸源污染綜合治理,降低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同時也推進“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以及城市生活污染防治等工作。第二個是海域污染治理行動,在環渤海地區實施灣長制,構建陸海統籌的責任分工和協調機制,並著重推進海水養殖污染治理和船舶、港口的污染治理。第三個是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從海岸帶生態保護、生態恢復修復、海洋生物資源養護三個方面入手,嚴守渤海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和岸線開發管控,加強河口海灣綜合整治修復和岸線岸灘綜合治理修復,逐步恢復渤海漁業資源。第四個是環境風險防范行動,重點從陸源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海上溢油風險防范入手,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和專項執法檢查,同時建立海洋赤潮(綠潮)災害預警以及應急處置體系,提升海洋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另外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有嚴格的范圍,並不是無限的擴大。范圍定為渤海全海區和環渤海的三省一市,重點是環渤海“1+12”城市,1就是天津市,12就是遼寧、河北、山東三個省的12個沿海地級及以上城市。同時為確保渤海各項任務的落實,《行動計劃》從組織領導、監督考核、資金投入、規劃引領、機制創新、監測監控、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等方面也做出安排,以期對《行動計劃》各項工作的實施予以充分保障。在《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將結合三省一市編制的具體實施方案,配套制定工作臺賬,將各地攻堅任務目標量化細化,做到拉條掛賬,掛圖作戰,確保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取得預期成效。(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157.html

改革開放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弱到強逐步發展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期間中國環境變化很多,您是怎麼評價這40年中國的環保政策?現在中國面臨最大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劉友賓:謝謝。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瞭巨大變化,我們深切感受到瞭這種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帶來的福利。環境保護工作是這種巨大變化中的一個具體體現。40年來中國的環境保護從弱到強逐步發展,現在全社會對環境保護高度關註。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認識不斷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綠色發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逐步走向協調統一。二是制度不斷完善,基本形成以環境保護法為龍頭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四梁八柱”性質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硬招實招。三是體制不斷健全,從1984年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設立環境保護局,到2018年組建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保護行政機構職能不斷加強。四是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佈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五是國際合作不斷開拓,我們從國際上學到很多好的經驗,同時也逐步探索自己的環境保護做法,為生態環保局保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經驗,講好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故事。同時,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特別是環境問題與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們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成果還是比較脆弱的,資源環境新老問題交織,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瞭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窗口期。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永葆改革創新朝氣與活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