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總理公開抨擊歐盟電動車政策
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近日在公開場合嚴厲批評歐盟的電動車轉型政策,直指該政策明顯偏袒德國與法國汽車製造商,將使義大利傳統汽車產業陷入生存危機。梅洛尼強調,歐盟要求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決策,完全忽略南歐國家在電動車基礎建設與產業轉型的現實困境。
根據義大利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該國汽車產業鏈從業人員高達27萬人,其中多數集中在傳統內燃機相關領域。梅洛尼警告,若強制實施現行政策,義大利恐面臨嚴重的產業斷鏈與失業潮。她更揭露歐盟決策過程中,德法兩國車廠代表參與度高達68%,而南歐國家僅佔12%,決策透明度令人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擁有法拉利、蘭博基尼等頂級跑車品牌,這些車廠在電動化轉型中面臨獨特挑戰。梅洛尼指出,高性能跑車的電池技術尚未成熟,強制轉型將摧毀這些具有文化價值的國家瑰寶。她要求歐盟應建立更公平的過渡機制,給予特殊車型豁免權。
政策傾斜德法車廠 南歐國家淪為犧牲品
梅洛尼辦公室流出的內部報告顯示,歐盟現行補貼政策中,德法車廠獲得每輛電動車約4,500歐元補助,而義大利車廠僅能申請2,800歐元。這種差異直接反映在市場佔有率上,今年首季德國電動車在義大利銷量暴增73%,本土品牌卻衰退15%。
產業專家分析,德國憑藉完善的充電網絡與稅務優惠,已建立電動車生態系統。反觀義大利充電樁密度僅有歐盟平均值的60%,南部地區甚至低於30%。這種基礎建設落差,使消費者對電動車接受度遠低於北歐國家。
更引發爭議的是,歐盟最新公佈的電池回收法規要求車廠負擔100%回收成本,這對規模較小的義大利車廠形成巨大壓力。業界估算,新規將使每輛車成本增加約1,200歐元,嚴重削弱市場競爭力。
傳統汽車文化面臨滅絕危機
義大利不僅是汽車生產大國,更擁有深厚的汽車文化底蘊。從都靈汽車博物館到米蘭設計週,內燃機工藝已融入國家文化認同。當地媒體憂心,電動化浪潮將使這些文化資產淪為歷史遺跡。
特別是以手工打造聞名的超跑製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陣痛。法拉利CEO坦言,電動引擎難以複製傳統V12引擎的情感連結,這對強調駕駛體驗的義式跑車是致命打擊。業界要求歐盟應將文化價值納入政策評估。
民間團體更發起「拯救汽車靈魂」運動,已收集超過50萬人連署。他們主張,就像法國保護葡萄酒產區般,義大利特殊車款也應獲得文化遺產地位,不受2035禁令限制。
尋求產業轉型平衡點
梅洛尼政府正推動「義大利特色電動化」方案,主張發展合成燃料與混合動力技術作為過渡。環境部研究表明,若採用先進生質燃料,傳統引擎碳排放可降低85%,且無需全面更換現有生產線。
此舉獲得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南歐國家支持,形成新的政策聯盟。他們計劃在下次歐盟峰會提出「多軌並行」提案,允許不同地區依自身條件選擇減碳路徑。
同時,義大利啟動「充電樁加速計劃」,目標3年內將覆蓋率提升至歐盟平均水平。特別針對旅遊區與歷史城鎮設計美觀充電設施,避免破壞景觀。產業界期待這些措施能為傳統車廠爭取轉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