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CEO示警:電動車市場寒冬來臨?銷量暴跌背後的真相
雷諾集團執行長盧卡·德梅奧近日公開表示,電動車銷售表現遠低於預期,這個警訊震撼全球汽車產業。根據內部數據顯示,雷諾旗下電動車款在歐洲主要市場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近30%,這個數字遠超行業平均跌幅。
業界人士分析,電動車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充電基礎設施不足、電池技術瓶頸未解、售價過高等因素,都讓消費者對電動車望而卻步。德梅奧坦言,即使政府補貼政策持續,市場需求仍呈現疲軟態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銷售下滑並非雷諾獨有現象。包括福斯、Stellantis在內的多家歐洲車廠都面臨類似困境。分析師指出,這可能預示著電動車市場將進入調整期,車廠必須重新審視產品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雷諾在電動車領域投入巨資,原本預計2025年電動車將佔總銷量40%。如今這個目標看來越來越難以實現。德梅奧表示,公司正在評估是否調整電動化轉型步伐,同時加強油電混合車型的開發。
市場反應方面,雷諾股價在消息公布後應聲下跌3.5%,創下近半年來新低。投資人擔心,若電動車銷售持續低迷,將嚴重影響車廠的獲利能力與轉型計劃。部分分析師甚至開始質疑,歐洲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政策是否過於激進。
充電焦慮:阻礙電動車普及的隱形殺手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被認為是電動車銷售受阻的關鍵因素。調查顯示,超過60%的潛在買家因充電不便而卻步。即使在西歐發達國家,充電樁數量仍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更別說充電速度與便利性問題。
雷諾內部研究發現,車主平均花在尋找充電樁的時間比實際充電時間還長。這種”充電焦慮”嚴重影響使用體驗,成為勸退消費者的主要原因。業界呼籲政府應加速充電網絡建設,否則電動車推廣將事倍功半。
另一個棘手問題是充電標準不統一。不同車廠採用不同規格,導致充電樁兼容性問題。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增加車主困擾。專家建議,各國應盡快制定統一標準,才能有效解決充電難題。
價格門檻:電動車何時能親民化?
價格過高是阻礙電動車普及的另一座大山。目前市售電動車平均售價比同級燃油車高出30-50%,即使算上政府補貼與燃料節省,總持有成本仍不具吸引力。
電池成本佔電動車總成本近40%,這個關鍵零組件的降價速度卻不如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鏈問題都讓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雷諾坦言,短期內很難推出價格具競爭力的入門級電動車。
消費者對二手電動車的疑慮也加劇了價格問題。由於電池衰減不確定性高,二手電動車殘值普遍偏低,這進一步提高了擁有成本。業界急需建立完善的電池健康評估系統,才能提振消費者信心。
政策迷思:激進目標是否適得其反?
歐洲各國設定的激進電動化目標正受到現實挑戰。原定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政策,在銷量下滑的背景下顯得格外刺眼。部分國家已開始考慮調整時程,避免對產業造成過大衝擊。
雷諾CEO德梅奧呼籲,政府應給予更多彈性,允許油電混合車型過渡更長時間。他強調,與其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不如務實推進轉型,才能實現永續發展的真正目的。
同時,業界也質疑現行補貼政策的有效性。數據顯示,補貼多流向高收入族群購買高價電動車,未能有效刺激大眾市場。專家建議,補貼應更精準針對中低收入族群與商用車市場,才能真正推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