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論電力系統如何在能源高質量發展中轉型升級?

台中自助搬家 “在新時代走什麼樣的能源發展道路這一基本問題上,總體方向是明確的,但具體發展路徑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說,“能源轉型需要的努力是很多的。”2018年12月5日,在2018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創新高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專傢委員會主任李立浧,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原校長劉吉臻,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韓文科圍繞能源轉型、能源高質量發展發表瞭主旨演講。以下是整理的觀點集錦:綠色低碳發展形勢不可逆轉面對能源短缺、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難題,劉吉臻認為,一場以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是我國能源發展的方向。韓文科表示,從全球主流方向來看,綠色發展的框架已經基本形成瞭,世界上很多經濟體已經朝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不可逆轉瞭。他舉例,美國雖然退出瞭巴黎協定,但是綠色低碳發展很快,二氧化碳排放不升反降,在2018年3月,美國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量首次超過美國總發電量的10%。我國十三五規劃已提出現代能源體系。“什麼叫現代能源體系,現在仍然在探討,還沒有完整的定義。”韓文科認為,現代能源體系應該以現代工業為支撐,具有現代科技創新能力,資源開發利用轉向綠色低碳,加工轉換輸送高效供需互動,能源市場完善有活力,法律和監管體系完善,政府管制高效等等。“達到瞭這些,才能說能源體系是現代能源體系。”他歸納瞭我國能源體系的三個問題:一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突出表家事清潔服務現就是結構性過剩,“有效供給”,特別是優質的、擴大有效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不足;低效供給過剩,帶來突出的結構性問題。二是不適應國際國內市場變化和競爭要求,自主創新能力弱,企業成本普遍較高,管理粗放、效率低問題突出。三是不適應綠色低碳要求,突出問題是碳排放多、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大,不僅不能促進生態環境美好,反而會惡化生態環境。“我國告別瞭敞口式的能源消費,開啟瞭新的階段,那就是能源轉型。但是這種能源轉型隻是宏觀上的驅動。從內部來看,現在壓力傳導瞭產業、行業和企業。但是目前所有行業、企業大部分還是外延式的發展(不斷投資、擴張現有的產能),不是以創新驅動為主,能源轉型任重道遠。”韓文科說。“能源技術革命推動能源資源轉型”韓文科指出,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的必然要求。而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的發展中,高質量和發展是緊密聯系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一是創新驅動,如技術領域、商業模式等創新,二是深化市場化改革。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興起。新一輪能源革命主要通過新能源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為主要標志。能源技術革命正在推動能源資源轉型,推動資源替代。“現在能源、資源的稀缺性現在大大降低瞭。”韓文科舉例,“新的能源技術不斷湧現,例如海上風電,有技術就可能建更多的海上風電,可以不用煤炭資源。”他指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當前主要是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加大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催生更多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徹底告別外延式發展老路。“三去一降一補”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韓文科介紹,去產能方面,以煤炭為例家事服務,煤炭去產能從2016年開始,目前去掉的產能是6億噸。但是我國煤炭產能很大,但是落後產能還很大,去產能實際上產能置換的過程,也是煤炭資源重新配置的問題。降成本方面,電力行業在2013年以來,降電價的力度逐年加大。2013-2016年,4次下調上網電價,下調7.44分每千瓦時:2015年4月和2016年1月1日,分別下調工商業和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1.8分和3分。2016、2017年降低用電成本1650億元:包括通過監審核減電網企業不相關資產和不合理成本等,推行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等等。取消一些電價優惠(減少交叉補貼):如取消化肥電價優惠,降低燃氣機組電價等等。“這些帶來能源行業新的變化,能源結構的持續優化。比如煤炭,過去我國煤炭消費占比70%,撬動瞭好幾年都撬不動,現在撬下來瞭。”韓文科說。推動能源革命戰略,電力要發揮主體作用李立浧在主旨報告中提到,電力是終端能源消費的重要形式,在推動能源革命戰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中,電力要發揮主體作用。電力革命是能源革命的排頭兵和重要支撐,電力革命需要協調推動電力生產和消費革命,對源、網、荷進行全方位變革。自2003年智能電網概念誕生提來,我國電力智能化已經發展瞭15年,然而目前仍然停留在研究和工程示范階段,在電力生產和消費中尚未充分發揮作用。李立浧提出,透明電網是實現電力革命的重要抓手,目前小微傳感器、芯片化保護等研究已經取得瞭重要成果,透明電網的最終實現將有力推動電力革命深化發展。而對於電力能源革命,劉吉臻表示,再電氣化是我國能源轉型的根本路徑,並給出實現再電氣化的關鍵技術領域。家事服務台北劉吉臻根據研究的情況提出,到203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保守估計為10萬億千瓦時,屆時風電、光伏裝機將超過18億千瓦,是2017年的6倍。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無法得到有效消納。2017年我國棄風、棄光電量分別為419億千瓦時和73億千瓦時,棄風、棄光比例分別為12%和6%。劉吉臻表示,隨著大規模新能源電力接入電網,電力系統需要在隨機波動的負荷需求與隨機波動的電源之間實現能源的供需平衡,其結構形態、運行控制方式等都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形成瞭新一代電力系統,即新能源電力系統。要構建新能源電力系統,形成多源互補、源網荷協同等,則要實現電力生產、傳輸、供應與消費的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韓文科表示,通過深化市場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有機結合,大力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催生更多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為整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和服務。他指出,能源市場的現狀是商品市場不充分,要素市場處在半市場化。能源是一種商品,但是有些能源沒有還原商品的屬性,還有很多要素沒有市場化。他認為電力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能不能用短期的時間把全國、區域或者地方的電力市場搞起來,搞得非常活躍,有現貨市場、有期貨市場,使得電價真正以市場為主,同時電價有更多彈性。“如果電價還是政府控制,還是模擬市場,怎麼樣能達到高質量發展?達不到。因為商品的要素,除瞭市場的途徑以外,別的途徑配置起來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不是這方面不滿意,就是那方面不滿意。這也折射出我們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缺失等問題。” 韓文科說。(編家事服務推薦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208/6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