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能源局梁志鵬:相比較於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意義更大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會議現場11月28日,生物質能清潔利用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國傢能源局新能源司、國際能源署(IEA)等機構的相關領導出席瞭會議。國傢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致辭時認為,相較於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也是可以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更好實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下一步,我國應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重點推動生物質天然氣、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鍋爐供熱以及分散性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並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在產業政策、標準制定和市場化發展機制的相互交流,為下一步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其成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發言實錄如下: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相比風電、太陽能等資源,這些能源是否得到利用,都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但生物質能不同,如不加以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所以生物質能利用具有雙重環保效益,相比較於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更多重意義,不管是應對氣候變化,還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都非常重要。近年來,中國特別重視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事實上,生物質能利用在我國已擁有幾十年歷史,生物質能適用性強,適合電、熱、氣等各個領域,用途非常廣泛。在早期,我國生物質能利用方向是戶用沼氣和大型養殖場的沼氣;之後我們又學習歐洲經驗,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現在又開始發展生物質天然氣等。但是,生物質能產業的問題也很突出,比如生物質資源分散,產業規模較小。中國近些年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制定瞭一系列規劃和政策。比如先後制定瞭生物質能產業“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規劃,我國生物質能產業正從小到大,逐步發展。同時,近年來,中國亦高度重視農村發展、農村生態與環境保護。國傢在制定振興鄉村戰略中,已經把生物質能利用作為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我國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實施“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中,也將生物質能利用作為重要方向。目前中國在生物質能方面也已取得瞭較大成績,雖然產業發展較慢,規模較小,但總結起來還是可以發現,生物質能產業整體發展已經取得瞭很大進步。截至目前,中國的生物質發電量已經達到1700萬KW,年度發電量達到800億kWh。其中農用生物質發電大約750萬kW,垃圾發電量大約950萬kW,沼氣發電量50萬kW。此外,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達到1500萬噸。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為主的生物質液體燃料年產量也達到400萬噸/年,生物質天然氣已經達到1億方/年。下一步應如何發展生物質能?還是要圍繞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農業收入等方面做好工作。特別在終端用能環節,尤其是清潔供暖領域,生物質能有發揮較大作用的空間。所以,下一步生物質產業發展的幾個重要方向:一是要積極推進生物質天然氣產業化發展。對生物天然氣的開發利用要加大力度,包括生物發酵沼氣、生物熱解法制優質燃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天然氣供應壓力。現階段,我們重視各個地區的生物質天然氣規劃編制,並已經啟動瞭一批示范項目,欲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使得生物天然氣未來在中國能夠取得較快發展。二是要加快生物質能供熱利用。目前,我們已經在推動生物質熱電聯產發展,已經開始要求北方地區的生物質發電項目改造成熱電聯產模式,新建生物質發電項目也要以采取熱電聯產方式。三是國傢也鼓勵生物質鍋爐供熱,未來生物質能鍋爐應是推廣重點。參考歐洲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歐洲就開始普及生物質鍋爐應用,中小型生物質鍋爐在小城鎮供暖中起到很大作用。生物質鍋爐屬於成熟技術,在我國也具備普及應用的潛力,但目前生物質鍋爐的應用在中國還沒有找到好的推廣模式,推廣難度也比較大。首先是中國和歐洲農業生產模式的不同,中國以傢庭為單元的小規模農業生產為主,秸稈原料的收集難度大。其次,在歐洲生物質供暖的經濟性比較對象是天然氣供暖和燃油供暖,在中國,包括生物質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比較難,就是因為其比較對象是燃煤,無論生物質供暖、天然氣供暖還是地熱供暖,與燃煤供暖相比並不具備競爭力。所以,生物質鍋爐在供暖領域的推廣應用還有待加強研究和示范項目建設。四是分散性小型生物質成型燃料應用在我國也取得瞭一定進展。但依舊有很大進步空間,在中國有很多工商業、服務業的鍋爐中,例如賓館自用鍋爐,是可以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清潔替代的,潛力巨大。總之,當前生物質能產業發展還有很大挑戰和困難。可以預見,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也是能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資源。但相比其它可再生能源產業,生物質能的技術進步、產業發展和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還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動。我國應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不同地區之間在產業政策、標準制定和市場化發展機制的相互交流,為下一步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推動生物質能成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480.html

多個能源大省密集調整涉煤主管部門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日前,雲南省能源局正式掛牌。根據《雲南省機構改革方案》,重新組建的雲南省能源局屬於省政府直屬機構,整合原省能源局、原省煤炭工業管理局職責以及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的相關管理職責。10月末以來,從各省陸續公佈的機構改革方案來看,整合掛牌能源局成為共同特點,而其中山東、山西、安徽等多個能源大省的煤炭主管部門皆密集發生變化,尤其引人關註。 10月27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掛牌,原為省政府組成部門的省煤炭工業廳不再保留,宣告著該省9年煤炭廳成“歷史”。2009年的機構改革中,為瞭體現山西省煤炭大省特色,曾組建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將原省經委承擔的煤炭運銷經營資格證等管理職責劃入。該省此次改革方案中,還強調將整合“省經信委的節能降耗、能源(含電力、焦炭)管理職責,相關部門的煤層氣管理職責等”。隨後,另一能源大省山東掛牌成立能源局。根據《山東省省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山東省能源局整合省煤炭工業局的職責,主要負責全省能源行業管理,推進能源體制改革、能源行業節能、資源綜合利用,負責能源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全省油區管理和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工作等。進入11月以後,安徽省、雲南省、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紛紛掛牌,其中安徽省能源局作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部門管理機構,加掛省煤炭工業辦公室牌子。值得註意的是,作為煤炭大省,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和山西省能源局都屬於省政府直屬機構。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張韶春曾在掛牌儀式中表示,“組建自治區能源局,是因地制宜、凸顯地方特色、著眼於建設國傢重要能源基地的戰略定位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對於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至關重要。”此前,曾有傳聞國傢能源局正研討簡政放權、下放投資審批事項,這跟地方能源局紛紛成立是否相關?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劉紅山認為:“更多與國務院提出的激活經濟發展動力相關,所有行業都在簡政放權,能源行業也不例外,這是大勢所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應急管理部,將國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等進行整合,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這也體現在本輪機構調整中,一些省市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及煤炭工業管理局不再保留,而是並入應急管理局。根據公開的相關機構改革方案,貴州省將煤炭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劃入省能源局,河北省及重慶市則將相關職責進行整合,組建瞭應急管理廳。遼寧省則在原省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瞭省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局,作為該省應急管理廳的部門管理機構。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是落實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任務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上比較關註的問題。2016年以來,煤炭行業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取得瞭階段性成果,但今年部分地區又出現瞭煤炭供應偏緊的情況。原山東省煤炭工業管理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省市地方能源局的成立,利於處理好煤炭去產能與穩供應的關系。在他看來,以前不可避免“就煤炭談煤炭”,而現在則可以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綜合考慮各種能源利用的問題,實現能源更加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推動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482.html

洗牌加速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演生死大戰

冷氣機清洗
洗冷氣機
清洗冷氣機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2018年僅剩最後一個月瞭,一般而言,一個行業從投資爆發到洗牌僅需要三年的時間。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投資風口,吸引瞭大批資本投資;三年過去瞭,一部分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的企業又迅速隕落,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有哪些企業面臨困境?它們的問題都出在瞭哪裡?電車資源帶您一起一探究竟。
兩頭擠壓利潤下滑 資金危機成動力電池企業痛點電車資源瞭解到,配套產品進入工信部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經從去年的200多傢,降到90多傢。目前中國有近百傢動力電池廠,有的企業開工率不足30%,有的企業供不應求,分水嶺漸明。今年,在補貼退坡加速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的利潤受到直接影響,很多企業的資金回轉面臨困難。6月28日,沃特瑪公司發出通知,稱公司因出現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將從7月1日起全體員工放假6個月;8月2日,猛獅科技自曝現金流緊張,妙盛、智航等一批動力電池企業遭遇瞭停工減產。11月,河南環宇集團正式宣告破產,最終的原因是由於不節制的多元化投資,導致瞭其資金鏈斷裂。當然,還有更多的電池企業未見報道就已消失,無聲無息。同時,隨著補貼完全退出的時間越來越近,日韓電池企業已經準備卷土重來,松下、三星、LG等電池企業都開始與中國車企密切接洽,甚至在中國建廠擴廠。松下宣佈,投資數億美元,在中國江蘇再興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三星SDI將可能在華進行針對微型乘用汽車的電池佈局;華友鈷業擬與LG化學共同投資40億元人民幣設立兩傢合資企業,同時LG化學投資瞭近2萬億韓元的南京電池第二工廠也已經著手開工建設;SK Innovation將投入864億韓元,重啟與北汽的合資公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BESK)。在不遠的未來,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即將與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短兵相接。隨著當前國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準入門檻提高,動力電池行業具備一定規模實力的巨頭已經逐漸成型,行業集中度也正在逐漸提升,行業整合正在加速到來。另外,部分企業面臨資金回轉困難,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轉型出行已經是大勢所趨共享汽車企業前仆後繼相較於動力電池企業的洗牌,共享汽車行業一直處於先進入者已經倒閉,後來者仍在進入的狀態。2018年1月8日,《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計劃轉讓持有的易卡綠色(北京)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易卡綠色)全部股權,標的底價3000萬元;年初剛獲得2600萬美元融資、號稱國內首傢引導生活方式的汽車共享出行平臺――途歌,也陷入 “倒閉風波”中難以抽身;今年5月,共享汽車麻瓜出行宣佈停止服務;去年7月上線的濟南中冠共享汽車,今年6月倒閉;北汽新能源與富士康合資成立的綠狗租車,也掛牌轉讓,可轉讓底價從1.05億降到7800萬還是無人接盤。在此之前,曾大火一時的EZZY、SHAREN GO、友友用車等均已破產倒閉。雖然,眾多共享汽車平臺倒閉,依然沒有打擊新進入者的熱情,主機廠尤甚。目前大多車企看重出行服務的價值,正在從傳統制造企業向出行服務轉型。北汽集團去年4月成立華夏出行;長安汽車旗下的互聯網+智能出行平臺“長安出行”,運營著分時租賃和長短租業務;在年初,吉利旗下的網約車項目曹操專車則表示已經獲得10億元A輪融資;力帆投資的盼達用車,截至9月份註冊用戶突破400萬,投放新能源車輛2萬臺;長城汽車8月宣佈推出出行服務品牌“歐拉出行”,定位互聯網+新能源出行的服務平臺;江淮汽車國慶期間也上線瞭“和行約車”網約車平臺,采用自傢生產的新能源車型;11月,上汽車集團宣佈進軍網約車業務,正式推出網約車平臺“享道出行”。共享出行到底能不能成功?總會有企業成功,不管如何,轉型出行服務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這條路上,依然會有企業倒下,依然還將有新進入者。基礎設施建設依然緩慢 盈利仍是大問題2015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運營進入爆發期,各傢充電運營商“跑馬圈地”,充電樁閑置浪費,然而三年過去瞭,充電樁運營始終沒能找到穩定的盈利模式;對於樁企來說,缺錢已經成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由於進入門檻較低,參與者眾多,價格競爭激烈,利潤薄如刀片。進入今年7月以來,充電樁企業容一電動倒閉、充電樁“第一股”的富電綠能退市,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走上瞭被收購之路,充電樁企業接連出局。充電樁產業鏈淘汰進程已經開始,尚無明確盈利模式的充電服務業如何撐到行業盈利拐點的到來?
(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601.html

首屆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大賽進入決賽階段

台中自助搬家
家事清潔服務
家事服務
家事服務台北
家事服務推薦
由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中國環境報社和蘇州高新區共同主辦,蘇州清弘環創投資基金承辦,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作為支持單位的“首屆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大賽”已進入決賽階段。
大賽啟動現場
大賽吸引瞭近百個優秀成長團隊、初創團隊攜各自先進技術報名參賽。經過初賽及兩輪復賽篩選,大賽組委會根據復賽評審結果以及實地走訪考察,決出8個項目晉級決賽。同時為豐富大賽形式、增強比賽的多樣性,特邀一個獲得過近兩年全國規模創新創業類賽事優秀成績的綠色環保相關項目作為“大賽直通車”項目參加決賽。此外還有兩個復賽表現優秀、但仍需一定時間驗證的項目進入“加時賽”;“加時賽”項目可到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中試基地(合作夥伴企業)開展中試或實地驗證。
大賽復賽、路演現場決賽將於2018年12月7日在蘇州舉行,屆時將有多位來自清華大學、大型環境企業以及投資機構的專傢、代表作為技術評委、市場評委和投資評委為參加決賽的項目進行點評,並最終決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獲獎項目團隊將獲得賽事主辦方給予的豐厚獎勵。

附表:首屆綠色技術創新應用大賽決賽階段參賽項目名單

(逍遙客)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666.html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2018年11月29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協調小組組長、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以鐵的決心、鐵的意志和鐵的手段,堅定不移把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各項舉措落實到位。

李幹傑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2017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充分彰顯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為推進改革工作提供瞭根本遵循和強大動力。

李幹傑表示,2018年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積極完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構建禁止洋垃圾入境長效機制,大力提升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妥善處理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推動改革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11月15日,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1861萬噸,同比減少52.8%,為順利完成2018年改革任務奠定瞭堅實基礎。

李幹傑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已步入深水區,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改革的難度和壓力持續加大,如期完成改革目標任務更加艱巨,必須保持清醒的思想認識,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研究制定周密的應對措施,既堅定改革的決心,又堅定改革的信心,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抓實抓好每一項工作。

李幹傑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2019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圓滿完成調控目標和各項改革任務。

一要積極推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力爭法律早日修訂出臺,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二要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專項打私行動,持續強化固體廢物進口全過程監管力度,開展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專項執法行動,對問題突出的地方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三要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大力推動城鄉垃圾分類,繼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礎設施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加快提升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裝備技術水平。

四要充分發揮協調小組的機制保障作用,不斷研究解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指導、協調和督促落實改革任務,調度改革工作進展情況,部署下一步工作,有關情況將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

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通報瞭2018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進展情況,海關總署副署長張際文介紹瞭本單位工作情況。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2019年工作計劃》等有關文件。

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海警局、郵政局等15個單位的協調小組成員出席會議。生態環境部機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逍遙客)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734.html

生態環境部系統後勤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11月28日至29日,生態環境部系統後勤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對會議作出批示,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李幹傑指出,後勤服務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落實、單位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這次會議是新時期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有力後勤服務保障的動員會、部署會。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積極創新後勤服務保障方式,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打造一支生態環保後勤鐵軍。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指出,後勤工作直接為部機關和各單位提供辦公、經費、資產等服務保障,加強後勤服務保障工作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是建設生態環保鐵軍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節約型機關的切實舉措。當前,生態環境部機構改革對後勤保障工作提出瞭更高要求,部機關和各單位後勤服務部門要深刻認識後勤服務保障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入總結工作中的成效與問題,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守後勤管理紅線;深化後勤工作各項改革,促進後勤服務提質增效;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強化管理和能力建設,全面提高後勤工作水平。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報社、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和華南研究所代表分別介紹經驗,會議宣讀《關於加強生態環境部系統後勤服務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直屬機關紀委有關負責同志對加強後勤工作中的黨風廉政建設提出要求。

隨後,與會人員分組討論,就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部領導要求交流認識和體會,就改進和提升部屬單位後勤服務保障與管理工作質量效益提出思路和打算。

(逍遙客)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29/63744.html

陳城:能源企業需制定數字化戰略應對未來挑戰

台中自助搬家
家事清潔服務
家事服務
家事服務台北
家事服務推薦
“新的變革力量正在顛覆能源市場。”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陳城在2018能源年會暨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表示,新的變革力量具體表現為:消費者積極參與能源生產消費;新進入者改變著能源價值鏈;分佈式能源、儲能和電動汽車改變著生活、生產方式;數字化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打破能源市場壁壘。埃森哲(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陳城正在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上演講他認為,能源企業需要選擇合適路徑,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能源企業的戰略選擇要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定制資產組合、重新構想新能源業務、發揮現有最大潛能以及反思現有的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以下為陳城論壇發言主要內容:變革力量正在顛覆能源市場過去十年,能源行業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用一個詞概括的話,即“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來自外部市場環境。過去十年,我們經歷過原油價格高達125美元,也見證過原油價格跌至低谷―2016年的25美元,125美元到25美元跌瞭五分之四。從2017年開始,我們在原油上行的軌道上,以為掌握原油的規律。出人意料的是,過去30天原油價格跌掉瞭20美元/桶。海峽對面的特朗普對整個世界經濟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回顧過去,在原油價格波動下,能源企業的投資回報表現不一:其中一體化石油公司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表現最佳,而上下遊石油公司都是市場追隨者。外部環境之外,還有企業的內部變化。埃森哲把過去十年發生的變化概括為四個變革力量。一、能源消費革命,消費者積極參與能源生產、消費。對於發電企業來說,未來面對的客戶不僅僅國傢電網和南方電網,未來面對的客戶將會越來越多元化。二、能源生產革命,新進入者改變著能源價值鏈。用三個字母來代替即IPP,獨立發電廠。IPP就是可替代的、第三方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門檻相對比較低。可再生能源有時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於是形成瞭比較標準化的投資,使得能源生產者發生變化。三、分佈式能源的變化。分佈式能源最重要的概念,在於一個網狀結構把能源的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能源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能源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在一個較小區域中進行勾連,進而產生全新的商業模式。四、數字化技術,這是對於買賣雙方的變化。數字技術對於前瞻者、每傢企業的前中後臺都發生革命性改變。所有行業正在發生顛覆式變化,主要是過去幾年技術的變化,以及技術給每個行業帶來的變化,未來還會持續變革。曾幾何時,企業一直以發電資產的規模引以為傲,但是當火電利用小時數越來越低,一些傳統火電的發電資產慢慢變成累贅。而新能源企業特別是風電、光伏企業,開始擔心政府會不會履約?擔心資產會不會有人接盤?制定數字化戰略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在競爭格局下,能源企業需要選擇合適路徑,參與未來的變化格局,共有4種應對方式:定制資產組合、重新構想新能源業務、發揮現有最大潛能以及反思現有的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其中大部分的企業都會選擇定制資產組合,對現有的資產進行多元化,而這恰恰是外來攪局者更容易進入的領域,會迅速產生一些冗餘。反思現有運營模式、重新繪制全新的運營模式是對於現在資產、資源進行重新排列,然後以一種新的方式來運營,包含新的組織、新的流程、新的技術,搭建一個新的生態,把現在資產進行排序。相對門檻較高,比較依賴於原先已經積累的專業能力。所有能源企業的轉型道路概括起來5條道路,分別是設備智能化、數字化勞動力、物料處理、過程自動化、環保意識的工廠。其中過程自動化到整個需求驅動的生產過程非常漫長,有賴於其他幾條道路。五年前講數字化的時候更多是喊口號,但時至今日,數字化已經為很多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總之,數字化還是一個投入過程,必須講究策略。過去十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思維,叫互聯網思維。但是現在回頭想,互聯網思維中有一些想法,比如大量講流量賦能,過去強調規模所產生贏傢通吃的效果,造成OFO互聯網曇花一現。但是互聯網思維接近迭代思維,以較小成本,切中要害的方式,迅速把產品推到市場上,不斷累計消費者對於它的反饋,進行產品迭代。而數字化中需要戰略,與此同時,概念中進行驗證,找到最佳價值,然後慢慢進行擴展。對企業不確定性可以做準備,而外部環境對企業革新來說是壓力,真正要對未來做好準備,更重要是從內部找到動力,在內部建設能力。所謂動力,就是把舒適區留給下一代。而能力是組織自然培養自發的原生的能力,還是跟外部市場進行對接,迅速建設的能力,這是要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未來所有企業將站在更大的平臺上,不僅僅是依靠規模,更多是依靠技術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因此,能源企業需要制定數字化戰略,改造核心業務,投資新能力,重塑市場競爭優勢。(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0.html

全國整體推進精準脫貧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
新北垃圾清運
台北垃圾清運
台中搬家
台中搬家公司
當前,全國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已經到瞭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刻。
在這場戰役中,林業和草原成為生態扶貧的主戰場。那麼,林業和草原在生態扶貧方面作瞭哪些貢獻?取得瞭哪些成果?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
11月16日,國傢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扶貧暨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工作會議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召開,來自政界、金融界、學界、商界等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林業和草原生態扶貧工作展開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探討和展示。貴州省林業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陜西省林業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雲南怒江州人民政府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暢談各地生態扶貧工作。
貴州實施十大林業工程 全面助力生態脫貧
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黎平
貴州是西部地區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山區省,其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山區,多數是林農。林業是聯結百姓富、生態美的橋梁和紐帶,貴州林業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特殊的使命。近年來,貴州立足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十大林業扶貧工程,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瞭貴州林業的智慧和力量。
國土綠化扶貧工程。圍繞2020年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60%的目標,貴州掀起瞭大規模國土綠化高潮,大力實施工程造林、全域開展四旁綠化,重點實施貧困地區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5年來共實施工程造林2896萬畝,累計財政投資達405億元,其中近80%的工程投資轉化成項目區群眾的勞務收入,實現瞭國土綠化投資拉動項目區群眾脫貧。
退耕還林扶貧工程。貴州堅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將退耕與脫貧、還林與培植後續產業持續增收相結合,集中在重點貧困區域實施退耕還林707萬畝,工程總投資達110億元,工程直接和間接補償給貧困群眾資金達85億元以上。
生態護林員扶貧工程。國傢出臺生態護林員政策後,貴州共爭取到生態護林員崗位6萬個,直接帶動25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同時,貴州公益林、天然林、未成林造林地和森林防火等森林管護措施共提供瞭2萬餘個護林崗位,人年均管護補助達8000元以上,直接帶動4萬人以上實現增收脫貧。
生態補償扶貧工程。貴州共有公益林8940.54萬畝,涉及農戶500餘萬戶,歷年來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貴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57.84億元,目前每年兌現給農戶的政策性補助資金達10.98億元。經測算,2017年貴州公益林補償資金給予貧困人口戶均補償427元,人均補償達107元。
林業產業扶貧工程。貴州制定瞭《貴州林業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出臺瞭《關於推進全省林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貴州省十大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關於綠色金融助推林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並與7傢金融機構簽訂瞭戰略合作協議,達成支持林業改革投資4000億元。省級財政每年劃撥3000萬元林業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貧困地區林業產業發展。2017年,貴州林業總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帶動貧困地區就業135.9萬人,林下經濟帶動12.35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914元。
森林生態旅遊康養扶貧工程。貴州素有“公園省”之美譽,全省有106個林業自然保護區、105個國有林場、95個森林公園、54個濕地公園、40個國傢級森林康養基地、32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森林景觀資源十分豐富,特別適合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產業。貴州重點打造荔波茂蘭、銅仁梵凈山、赤水丹霞、施秉雲臺山、遵義天鵝堡、石阡佛頂山等森林旅遊景區和森林康養基地,實現森林旅遊井噴式增長。2017年,全省森林旅遊1.42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58.78億元,帶動92.04萬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241元。
此外,貴州還在林業“三變”改革、人工商品林贖買、森林碳匯交易、精品林業等方面實施林業扶貧工程,加強生態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和監督執紀問責,著力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努力形成林業市場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將貴州豐富的林業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促進貧困人口在生態建設中增收脫貧、穩定致富。
廣西打好林業特色產業脫貧攻堅戰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 陸志星
近年來,廣西依托油茶、林下經濟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林業特色產業富民行動”,截至2017年,全區54個貧困縣林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17%,油茶種植面積達540萬畝,占全區的79%,林下經濟產值達464億元,同比增長25.5%,林業產業在54個貧困縣的覆蓋率達80%,初步統計林業產業發展直接帶動約40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希望在山、潛力在林。廣西將以油茶“雙千計劃”“萬億元林業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為抓手,創新扶貧載體,完善機制建設,進一步發揮林業脫貧攻堅主產業、主陣地的優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高位引領,科學構建產業扶貧工作機制。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將林業產業作為貧困地區縣級“5+2”特色產業、村級“3+1”特色產業的重點內容,突出將油茶產業、林下經濟作為產業扶貧的重中之重,提升到打造兩個新的千億元產業的戰略高度。推動優化頂層設計,廣西印發《加快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促進廣西林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脫貧攻堅特色種養業培育實施方案》等,逐級推動實施林業產業扶貧攻堅戰,統籌優化貧困地區油茶、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佈局,力爭到2020年,油茶、林下經濟等產業再帶動超過50萬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創新突破產業扶貧資金瓶頸。一方面傾斜安排財政資金,55%以上的農業綜合開發林業項目資金用於支持54個貧困縣發展油茶、林下經濟產業,廣西財政分別設立油茶、林下經濟產業專項資金,2016以來共計下達3.53億元,64%以上的資金傾斜安排到54個貧困縣。一方面引入金融資本,分別和國開行、農發行、農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累計獲得授信額度800億元,近70%可優先用於貧困地區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加強政銀企對接,充分利用全區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平臺,制定重點支持的油茶、林下經濟經營主體名錄。2016年以來共發放中央財政貼息1.8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近62億元進入林業產業扶貧領域。同時,降低林地使用成本,對於社會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貧困戶建設在林地、草地內,特定用於實施扶貧脫貧工作的畜禽養殖設施、采後處理設施、初加工設施等,在“十三五”期間免征森林、草地植被恢復費。
示范帶動,持續提升產業扶貧工作實效。2016年以來,貧困地區建設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園120個,貧困人口每畝增收超過2000元,建設“產業富民”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11個,抽樣調查顯示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超過1800元。新建81個林業科技示范基地,創建各級現代特色林業示范區54個,選派林業科技特派員368人次,帶動培養一批“土專傢”“林秀才”。積極發揮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六萬林場、大桂山林場等發展油茶種植加工、林下經濟產業的帶動效應,給貧困地區帶來可看可學的林業產業扶貧樣板。
強化利益聯結,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增收脫貧。2016年以來,廣西新增國傢級、自治區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30多傢,新增油茶、林下經濟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多傢。探索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村兩委+合作社+農戶+基地”“油茶扶貧產業園”等新模式。開發“八桂小林通”APP,成立區直國有林場林下經濟聯盟,借助全區林下經濟、油茶產業協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及廣西“空店”銷售平臺,推動實現產品變產值、資源變資產。
陜西扶志+扶智 增強脫貧後勁
陜西省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薛建興
越到後期,精準脫貧難度越大。生態扶貧要想可持續,既要扶志也要扶智,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為紮實推進陜西生態脫貧工作,堅決打贏生態脫貧攻堅戰,陜西林業註重扶志扶智,拓寬就業渠道,持續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林業生態建設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生態循環產業,培育和引進涉林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人口從林業產業發展中持續增收。
創辦《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山區林區群眾普遍存在政策不清、技術不懂、動力不足等問題,特別需要一學就會、一用見效的實用技術技能培訓。陜西與農林衛視聯合創辦瞭全國首檔生態脫貧扶志扶智欄目《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農林衛視是全國唯一從事農林科技推廣普及的電視頻道,覆蓋全國農村地區。實踐證明,陜西創辦的《林業生態脫貧大講堂》,憑200萬元的小投資,把生態脫貧政策信息、實用技術技能、致富典型經驗送到瞭全國5億多農民身邊炕頭,在全國生態脫貧扶志扶智工作中發揮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其中,在欄目設置上“求精準”,堅持“做給林農看、教會林農幹、幫著林農賺”理念,充分征求林業一線幫扶幹部、基層技術推廣人員和涉林企業、合作社業務骨幹的意見,緊緊圍繞陜西“3+X”特色產業脫貧體系,突出陜西花椒、核桃、紅棗、油用牡丹、元寶楓、林麝等林業特色優勢產業,科學設置“技術普及、致富典型、政策解讀、林特產品、專傢解答”五大版塊,欄目設置貼近群眾、突出精準。在質量保障上“下功夫”,堅持“政策解讀找權威、技能傳授找專傢、典型帶動找能人”思路,積極協調爭取,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原陜西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做客欄目宣講脫貧政策,中國林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45位專傢學者現場連線講解實用技術,30多名以林致富能人親身講述脫貧致富經驗,欄目質量得到切實保障。在落地見效上“出真招”,堅持“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邀請中央電視臺、陜西日報等30餘傢中省新聞媒體宣傳推薦,網站、微信、微博同步轉發。欄目共制作98期,每周固定播放9次,累計播放300餘次,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9億多人,農村人口近5億,收視率穩居農林衛視各欄目之首。同時,整合林業培訓資源,加強跟蹤服務指導,印發《關於加強貧困地區林業培訓工作的意見》,累計培訓27.3萬人次,確保貧困群眾瞭解脫貧政策、掌握脫貧技能、學習脫貧典型。在資源利用上“最大化”,堅持“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原則,根據各方實際需求,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在資源利用上謀求最大、最廣泛的實效。
實施“五個一批開放”工程。山區林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生態建設的主陣地,林業部門具備讓貧困群眾實現傢門口就業增收的優勢和條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陜西省林業局啟動實施“五個一批開放”工程,即向貧困人口開放一批森林公園、一批國有林場、一批花木園、一批林業管護站、一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通過增設護林員、生產員、安全員、保潔員,山貨特產經營攤位等公益性崗位和經營場所,拓展就業增收渠道,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陜西首批開放的170個林業基層單位,開發公益崗位1859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859名,人均增收5531元,帶動貧困人口4262名。按照計劃,到2020年陜西將開放500個林業基層單位,吸納5000名以上貧困人口就業,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新疆履職保護綠水青山 盡責助推脫貧攻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廳長 祖麗菲亞阿佈都卡
南疆四地州是國傢確定的脫貧攻堅“三區三州”之一,是新疆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多年來,新疆依托國傢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將發展特色林果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戰略性措施,培育形成瞭1500餘萬畝的環塔裡木盆地優質特色林果基地,踐行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瞭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2018年,全疆林果種植總面積1856.89萬畝(不含兵團),預計果品產量780萬噸、產值577億元。其中,南疆四地州林果業收入已占到農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主產區個別縣市突破瞭50%,特色林果業已經成為南疆覆蓋范圍最廣、惠及人口最多、發展潛力最大的脫貧產業。
新疆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產業佈局規劃引導,在政策資金上重點向優生區和適生區傾斜,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瞭以紅棗、核桃、香梨、杏、蘋果、葡萄六大樹種為主,早、中、晚熟搭配,鮮、幹、仁用組合的特色林果佈局結構。在加快推進基地建設中,各級各部門勇於創新,探索出紅棗“播種”、核桃“秋栽”等一系列革命性新技術、新辦法、新途徑,做到瞭早豐產、早見效,確保特色林果業實現大發展、形成大產業。
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新疆培育形成瞭以地州、縣市為主體,鄉鎮為紐帶,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為網絡的區、地、縣、鄉、村五級林果技術服務體系。建成地、縣、鄉、村四級林果科技示范園1538個,總面積達到瞭32.1萬畝,基本做到瞭每鄉都有一片示范園、村村都有一個示范點。建立和完善瞭領導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民技術能手三級培訓體系。
加大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優惠政策扶持力度,引進培育中糧集團、匯源果汁、新疆果業等一批帶動力強的果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各類資本進入特色果品加工領域,打造生產、保鮮、儲運、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提高果農栽培管理水平。支持企業、合作社建設有一定規模的貯藏保鮮設施,重點發展現代化氣調保鮮、冷藏保鮮,形成果品貯藏保鮮集群優勢。截至目前,全疆果品貯藏保鮮與加工企業達到515傢,其中自治區級以上龍頭企業81傢,年加工果品能力突破300萬噸。
加大果品推介力度。2018年,在國傢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升格為“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僅3天就現場達成180項購銷協議,協議金額達15.2億元。通過援疆機制,大力推廣浙江省“疆果東送”“十城百店”、北京市“百店專櫃”等成功經驗。打造果品“金字招牌”,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著力推動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協同發展。規范品牌創建和宣傳,扶持打造瞭“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紅旗坡蘋果”等一批林果品牌,探索出品牌強農的發展之路。
頂層設計、高位推動是做好林業扶貧工作的堅強後盾,精準發力、跟蹤問效是做好林業扶貧工作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新疆先後出臺《關於加快特色林果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南疆特色林果產業競爭力的指導意見》《22個深度貧困縣市三年林業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為推進特色林果業發展提供瞭政策保障。還派出工作組逐一督查扶貧項目建設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逐人核實貧困戶身份和建檔立卡情況,做到精準到戶到人,確保林業扶貧政策、項目、資金、措施的落地見效。
怒江特色林果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雲南省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娜阿塔
怒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全國唯一集邊疆、民族、山區、宗教、貧困為一體的傈僳族自治州,既沿邊又涉藏,有長達450公裡的國界線,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怒江林業用地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86.77%,森林覆蓋率達75.31%,貧困發生率高達38.1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屬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怒江是雲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先行地,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協同發展是事關怒江能否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小康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在國傢和雲南省的大力支持下,怒江把生態護林員作為推動生態脫貧的切入點,精準聚焦深度貧困鄉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努力探索獨具怒江特色的“生態護林員+”的生態脫貧模式和路子。2016年以來,國傢林業和草原局領導先後三次深入怒江開展專題調研,提出打造怒江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的指示。在國傢林業和草原局的指導下,雲南省林業廳與怒江州共同編制瞭《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方案》做出“既利當前,亦利長遠,抓好落實,久久為功”的重要批示,充分體現瞭國傢對怒江生態扶貧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截至目前,國傢和雲南省共安排怒江生態護林員指標1.19萬名,下達的指標數居全國和雲南省之首。實際選聘1.36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4.8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占全州貧困人口的30%。
精準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以一項職能發揮好“七大員”作用。怒江精準落實生態護林員各項政策:堅持嚴格選聘、創新管理模式、劃分森林管護責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監督檢查、開展技能培訓。生態護林員作為一支由貧困人口組成的脫貧攻堅林業隊伍,在怒江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中被賦予多重使命,發揮瞭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是發揮護林員作用,保護好怒江1898.35萬畝森林資源安全。二是發揮技術員作用,掌握產業技術,逐漸成長為林業技術推廣員和土專傢。三是發揮巡邊員作用,近兩千名生態護林員巡護著450公裡邊境線生態安全,同時起到瞭“一名生態護林員就是一名哨兵”的守邊護邊作用。四是發揮帶頭員作用,生態護林員脫貧後利用技術優勢積極帶動其他貧困群眾發展草果、核桃、漆樹、花椒、中藥材和中華蜂、獨龍牛、黑山羊等特色種養業,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五是發揮宣傳員作用,在開展森林管護的同時,以“傈漢雙語”宣傳形式,成為林業法律法規和扶貧政策宣傳的中堅力量。六是發揮應急員作用,發揮在自然災害預警預報、森林防火防控等方面的應急處置作用。七是發揮人力資源儲備員作用,為偏遠山區鄉村振興留住勞動力,儲備人力資源。
生態護林員政策在邊疆落地開花。隨著生態護林員隊伍的不斷壯大,森林火險、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等破壞資源案件大幅減少。目前,怒江林分平均蓄積居雲南省第一,森林覆蓋率居雲南省第二。2017年,怒江農民人均純收入5871元中林業占比達46%,逐步實現瞭在綠水青山中獲得金山銀山。全州生態護林員少數民族比例高達95.46%,1.13萬少數民族同胞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帶動瞭全國56個民族中傈僳族、怒族、普米族和獨龍族等4個少數民族脫貧,其中,對獨龍族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生態護林員全覆蓋,並在今年率先整族脫貧,兌現瞭黨作出的在脫貧道路上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莊嚴承諾。生態護林員讓全州三分之一貧困傢庭的勞動力走出傢門,走上公益崗位,其中557名傢庭婦女,已成為生態保護中亮麗的風景線。
怒江的實踐證明,國傢的生態護林員政策,有效解決瞭邊疆民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維系瞭祖國邊疆的安定團結,奠定瞭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貫穿瞭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始終。這是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實現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解決偏遠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扶貧惠民政策在怒江的完美詮釋和生動實踐。(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1.html

三江源國傢公園啟動黃河源頭雪豹調查活動

排油煙機清洗 /
排油煙機清潔 /
抽油煙機清潔 /
洗抽油煙機 /
洗抽油煙機推薦 /
近日,三江源國傢公園管理局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啟動黃河源頭雪豹調查活動,以填補三江源地區相關調查空白,推動學界進一步瞭解掌握當地雪豹的分佈狀況。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雪豹連片分佈最集中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在政府支持下,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等組織機構同政府生態部門密切合作,在長江源頭及瀾滄江源頭發現大量雪豹活躍記錄,有力推進瞭學界研究該物種的進程。
根據北京大學、三江源國傢公園管理局等機構近期聯合發佈的《中國雪豹調查與保護現狀》研究報告,長江及瀾滄江源頭部分已調查區域的雪豹分佈密度達每百平方公裡近3隻。在距離黃河源頭200公裡左右的阿尼瑪卿雪山周邊,科研人員在短短兩年內拍攝到瞭500餘張雪豹相關影像。
“依照前期研究來看,目前尚為雪豹調查空白區域的黃河源頭很可能是連接昆侖山及三江源頭各地雪豹的核心廊道之一,對於種群交流擴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自然基金會雪豹保護專傢何兵介紹,今年10月下旬,科研人員在黃河源頭區域進行實地調查時找到瞭雪豹的糞便和刨坑,在入戶訪談時,一些牧民也提供瞭相關印證信息。
何兵說,通過今後在黃河源頭地區進行長期持續的雪豹調查,研究人員將逐步確定當地的雪豹種群數量、分佈密度及生存狀況。
“目前,國內相關科研人員正一同努力填補三江源地區的雪豹調查空白,不斷擴大調查區域面積。”長期在三江源地區進行野外實地調查的北京大學博士後肖凌雲說,此舉有利於學界進一步掌握整個三江源地區乃至全球的雪豹種群現狀,更加瞭解雪豹的物種習性。
肖凌雲說,依照學界專傢2017年在吉爾吉斯斯坦國際雪豹峰會上達成的共識,全球12個分佈有雪豹的國傢需完成對20%雪豹棲息地的生態本底調查,最終才能估算出相對準確的全球雪豹數量及物種密度。(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6.html

400倍的跨越:從“一二三”到“二三一”

冷氣機清洗
洗冷氣機
清洗冷氣機
抽油煙機清洗 /
抽油煙機清洗廠商 /
400倍的跨越:從“一二三”到“二三一”改革開放四十年林業產業轉型發展之路“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18年,正是這樣一個特殊年份。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經濟迅速蓬勃的40年;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書寫奇跡的40年。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79.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13萬億元,規模擴大近400倍,年平均增速達16.14%,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14.5%的平均增速。40年來,我國林業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2年的63:32:5逐步調整為2017年的32:48:2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呈現“一二三”向“二三一”演變的趨勢。40年來,我國竹材、人造板、地板、木門、傢具、松香以及經濟林產品產量世界第一,已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國。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呈現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特色產業迅速崛起,新興產業方興未艾。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落後走向先進,從固封國內走向世界舞臺,實現瞭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細觀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變化:1994年突破千億元,達到1337.5億元;2006年突破1萬億元,達到1.07萬億元;2010年突破2萬億元,達到2.28萬億元;2011年3.06萬億元、2013年4.73萬億元、2014年5.4萬億元、2016年6.49萬億元、2017年7.13萬億元。從百億元到千億元歷時16年,從千億元到1萬億元歷時12年,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歷時4年,從2萬億元到3萬億元僅用瞭1年時間。此後幾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幾乎是以每年1萬億元的速度在增長。這條持續躍升的曲線,就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的增長軌跡。40年,很多產業從無到有、從大到強,林業產業實現瞭一次又一次歷史性飛躍(圖一)。(圖一)1978年-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單位/億元)40年來,林業產業為國傢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瞭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林化產品、木本糧油、花卉、森林旅遊服務等在內的大量物質產品和非物質服務,不僅為社會生產提供瞭重要的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滿足瞭生活消費,而且有力支撐和促進瞭相關產業發展,創造瞭大量就業機會,在保障國民經濟、帶動生態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作出瞭重要貢獻。
林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2年的63:32:5逐步調整為2017年的32:48:20,並計劃到2020年,將林業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27:52:21。林業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第二產業產值占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比重超過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產值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結構由“一二三”向“二三一”轉變。(圖二)這是林業制造業從低端向高端的升級,是生產要素從簡單的資本、勞動力等初級投入向技術、服務、管理等高級投入的提升,是發展目標從滿足基本需要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演進過程。(圖二)2002年-2017年全國林業一二三產業產值(單位/億元)我們也要看到,2017年我國林業產業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為68%,世界發達國傢一般超過70%,甚至高達90%以上。林業第二產業是所占比重最大的產業,是林產品最豐富的產業,也是把小品種做成大產業的優勢所在。第三產業產值所占比重不高,反應瞭我國林業產業整體結構水平還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我國林業第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超過萬億元的林業支柱產業分別是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業和以森林旅遊為主的林業旅遊與休閑服務業,產值分別達到1.4萬億元、1.3萬億元和1.1萬億元。第三產業中的林業旅遊與休閑服務業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2017年林業旅遊和休閑的人數達到31億人次,發展勢頭強勁,森林旅遊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林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我國把“穩步發展第一產業,優化第二產業結構,快速健康發展第三產業”作為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任務。加快發展以森林康養、生態文化產業、林業會展為主的林業第三產業,不斷提升以木材及經濟林產品加工業、林產化工業、木漿造紙業為主的林業第二產業發展水平,堅持把提高森林質量作為林業第一產業發展的關鍵。40年來,林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品系列化、品牌化發展加快,終端消費品比重大幅提高,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規模以上林業企業大量湧現,林業企業活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林業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經過40年發展,我國已經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林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林業產業發展模式由資源主導型向自主創新型、經營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產業升級由分散擴張向龍頭引領轉變,產業結構呈現“一二三”向“二三一”演變的趨勢。
在改革大潮中,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無疑是其中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更是其他領域發展的基石。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讓我們將更多的目光投註到林業產業上,推動我國由林業產業大國向林業產業強國邁進,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調整。讓林業產業在競爭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編輯:Wendy)

source:https://www.huanbao-world.com/a/zixun/2018/1130/63919.html